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广元讯(康勇 记者 侯东)7月7日上午9时34分,广元市气象台发布短临降雨预警,预计旺苍等县区部分乡镇未来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面对预警,旺苍县迅速激活“人防+技防”双轨应急体系,全县1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进入应急状态。
预警一发布,旺苍县自然资源局指挥中心技术员李奇望紧盯着大屏幕上无人机实时传回的高清影像,指尖快速切换着山体裂缝、土层位移等的对比画面。“毫米级的形变都逃不过‘天眼’。”他解释说,“通过航拍影像叠加专业监测数据,我们能提前2小时捕捉风险信号。”入汛以来,无人机全域巡航与智能传感设备共同织就的科技防护网,已成为旺苍防汛前哨的“千里眼”。
“我们正着力推进防治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旺苍县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张海涛表示,今年实施的5个治理项目中,北斗位移监测、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实现隐患点视频监控、监测数据、应急资源的可视化调度。
科技手段的深度应用为传统人防注入新动能。该县在重点区域部署了89套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地表位移、地下水位等关键数据,结合气象部门雨量监测系统,构建起智能预警网络。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平台、应急广播、微信群组等方式实现预警信息“秒级直达”。
当科技手段拉响警报时,遍布山野的“红马甲”正用脚步丈量着安全底线。在黄洋镇南溪村庄子坪滑坡点,专职监测员何永远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过泥泞山路,手电光束仔细扫过每一道岩壁裂缝。他每天雷打不动完成三次巡查,裂缝宽度、树木倾斜度等关键数据被工整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监测本上。
“我们实行24小时轮班制,特别是在降雨预警期间,必须逐户通知到位。”在旺苍县东河镇灵溪村安子坪重点隐患区域滑坡点,专职监测员赵舟正冒雨巡查。这个曾威胁9户36人安全的隐患点虽已完成工程治理,但汛期日常监测仍未松懈。这个滑坡点,老年人占了大半,赵舟的铜锣和搀扶的手臂,成为风雨中最踏实的依靠。
目前全县118个隐患点均已实现“一点一策”精准防控,118名专职监测员与防灾责任人、技术专家组成的三级防护梯队,牢牢盯在防灾最前沿。今年以来,通过工程治理消除的34处隐患虽减轻了压力,但持续强降雨仍让剩余点位面临严峻考验。
“我们突出三个‘极’:极速响应、极致排查、极端负责。”张海涛在防汛会商中强调,针对靠山临崖、学校景区、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已全面启动,确保预警信息“叫得醒、听得懂、跑得快”。
在县防汛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的雨量数据和隐患点监控画面,串联起一张立体防控网络。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张海涛表示,全县正以“人防+技防”双轮驱动,强化工程治理与避险搬迁并举,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