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广元讯 (杨黎明 记者 侯东)7月6日清晨6点,广元市昭化区青梅路早市已是人声鼎沸。摊主李大姐麻利地摆放新鲜蔬菜,她曾因下岗陷入生活困境,如今靠着便民摊位月增收4000元。
这是昭化区创新“引摊入市”模式的生动缩影,通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智慧赋能,既激活了市井烟火气,又破解了城市管理难题。
精准施策,让民生摊位扎根沃土。昭化区深入调研居民需求与交通动线,将4处闲置空地“点石成金”,打造早市、夜市、季节性直销点、文化市集等四类主题区,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市场准入上,优先吸纳下岗职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20余户低收入家庭的成员,通过政策倾斜让弱势群体端稳“饭碗”。
精细管理,让城市烟火不失秩序。昭化区推行“一摊一档”契约化管理,200余户摊主签订《文明经营承诺书》,明确卫生责任与退出机制,违规率降至 5%。30名“街长”组成网格化管理队伍,8场居民听证会架起沟通桥梁,增设充电桩、优化垃圾桶布局等23条建议落地见效,群众满意度提升98%。
科技赋能,让城市治理提质增效。走进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各摊位实时画面清晰可见。依托AI监控与噪声传感器,占道经营、垃圾堆积等问题被智能识别、快速处置。建立摊贩电子信用档案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让诚信经营者得实惠。如今,该区摊贩投诉量同比下降90%,昔日“城管与摊贩躲猫猫”的窘境,已变为“共生共荣”的新图景。
从“堵疏失衡”到“管服并重”,昭化区以绣花功夫做好民生文章,让流动的摊位成为稳定的饭碗,让热闹的市集化作文明的风景,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