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7月10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现场工作会议在遂宁召开。
会议现场
近年来,遂宁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注重观念更新、机制创新,既抓“保姆式”服务,更重共生式发展,推动营商环境评价获“五连优”,助推全市民营经济占比、上市企业和四川百强民营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会议当天,省直部门代表、21个市(州)相关负责同志走进遂宁企业智慧服务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中心、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居基地、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遂宁“执破融合”中心等地,学经验、拓思路,共同探寻遂宁优质营商环境背后的“效率密码”。
坚持唯快不破
全面提升“遂宁效率”
遂宁优良的营商环境,首先从“唯快不破”的政务服务中透出。参会人员的第一站,便来到遂宁的“智能大脑”+“超级服务前台”——遂宁企业智慧服务中心。
该中心汇聚了67个部门、158个系统、124亿条数据,搭建“3大基础平台+6大创新平台”的数字基座,建立“实业兴市、引客入遂、效率高地、民生福地”4大领域19个应用场景。
“这里有打造以‘红黄绿码’预警+全流程‘一键调度’为特点的‘项目通’,将项目从策划生成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纳入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分别提速50%以上,1至5月,遂宁市38个省重点项目上报投资完成率62.9%。”现场,遂宁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海果抛出的一组数据,让大家纷纷点头称赞。
此外,遂宁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招数还有不少——全面开展“效率革命行动”,聚焦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件事”,坚持程序不减、时间减半,将涉企服务事项梳理到“最小颗粒”,做到定时化、定量化、公开化、规范化,推动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限分别压减68.8%、 89%;构建以“三大超市”+“五级增信”为体系的“信用通”;建设以“零证明、零跑腿、零重复”为目标的“三零城市”支撑系统,为全市经营主体提供了精准高效服务,更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突出用户思维
不断降低“遂宁成本”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有活力,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好。
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更好成长与发展?遂宁始终坚持用户思维,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精准识别和回应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不断降低“遂宁成本”,加快打造“成本洼地、效率高地”。
在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居基地,该公司高级副总裁熊万渝给与会人员算了一笔账:“遂宁安居区的工厂在大工业基础气价的基础上享受0.05元/立方米的用气优惠,预计节约天然气用气成本150万元。如果能推动天然气由转供改直供,安居工厂每年成本还可以再降低约2000万元。”
对企业来说,降低成本就是增加利润。为企业“降本增效”,在遂宁是共识,也是常态。
自去年以来,遂宁投入20.45亿元升级改造园区电网,8个园区全部实现“双源”供电,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89%,企业生产时不会再遇到“线路闪火、停电摸黑”这类问题。
降低用地成本方面,遂宁则集中规划强配套,编制产业用地“一张图”,设立产业用地“储备资源池”,常态储备可供应工业用地1万余亩。仅天齐锂业一家,就为其供地400亩,确保企业土地有保障,产业布局有空间。
硬成本做“减法”,软服务则做“加法”——加强政策集成,在全面落实省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政策基础上,市县两级再拿出6600万元支持经营主体,并同步梳理存量政策措施131条、免申即享类政策13项;选派144名“金融顾问”为351家中小微企业实行网格化服务,近三年,遂宁市“金融顾问”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71.39亿元。
树牢系统观念
持续优化“遂宁生态”
在另一个现场点位——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将遂宁推动企业就地就近配套,鼓励邻居之间做生意的产业生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车间,该公司董事艾克华指着正在使用的测试架告诉大家,而这些测试架都来自离英创力厂区200米不到的遂宁市鼎业电子有限公司,而公司生产的电路板,则有一部分销往了20余公里之外的啸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邻居”相互做起了生意,让企业高效拓展了本地市场。此外,持续培育产业链,作为链主企业的英创力更是吸引了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在遂宁经开区扎堆聚集,形成了协同创新、共生共荣的电子电路“生态圈”。
建圈强链,人才也是关键一环。与会人员走进遂宁市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中心,进车间、听介绍,交流学习经验。
在这里,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发的实验实训平台,校企签订产教融合协议,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搭班共建,共建起了15个产业学院,300个校外实训基地,16个区域产教融合中心,52家企业入驻中心开展生产实训,实现把“车间”搬进“校园”,将“教学”融入“生产”。
当天的最后一站,大家来到全省法院首个“执破融合中心”,这是遂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新“发明”,也是帮助市场主体增信心、稳预期的坚实保障。
自“执破融合中心”2024年3月8日中心在遂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揭牌成立以来,执行局和破产审判的法官们合署办公,1327件积压多年的“执行难案”被高效清理,盘活资产3.8亿元,化解债务7.78亿元。
更为暖心的是,该中心运行以来,成功让12家“僵尸企业”顺利退出,救活了3家濒危企业,让千余名职工保住了“饭碗”。
一路走、一路看,大家对遂宁提出的“打造最好做生意的地方”有了直观感受,一个个生动数据和一幕幕发展图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家纷纷表示,要把遂宁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人人、时时、处处皆重营商环境的好氛围,让巴蜀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
(李佳雯 潘宇/文 李四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