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电力 >新闻详情

泸州:增量配网平稳运行 赋能园区产业发展

2025-07-11 15:31:3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变电站带电投运后设备正常工作

四川经济网泸州讯(姜予恩 记者 庞玉宇 文/图)“以前夏季受负荷限制,公司厂房车间设备运转时需压缩空调负荷,现在这个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7月10日,记者从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获悉,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110千伏增量配网项目已于6月25日正式带电投运,并已陆续接入园区内多家企业,受到园区企业点赞。

据了解,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110千伏增量配网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为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项目首期投运2*6.3万千伏安主变,年供电能力约9亿千瓦时,预留新增1台6.3万千伏安主变条件,后期预留容量达到满负荷生产后,年供电能力约13亿千瓦时,是供区产业发展重要的能源保障基础设施。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增量配网是电力体制改革前沿阵地,面对全球日益严格的碳排放限制,增量配电网为绿色能源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坚强支撑。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新能源项目的经济性,还能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值班人员核对设备数据

随着该项目的投运,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内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更加合理充裕,园区用电紧张态势得到缓解,供区企业重点项目的用电需求得到保障。同时,为泸州市抢占高端制造和低空经济赛道,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提供了坚强的要素保障,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增量配网优势,以项目为基础,推动光伏、充电桩、储能等周边综合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实现从单一的供电业务向上游的发电业务、下游的负荷聚合和储能业务的纵向拓展,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和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打造“物理配电网”与“虚拟能源网”双网协同架构,促进新能源消纳,形成低碳增量配电网,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同时,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和绿电直连项目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园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园区吸引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