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环保 >新闻详情

走近身边的“分类达人”|黄兰:做一个“好”的细胞

2025-07-14 11:12:48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万川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070277959440f344be238f8183c21fe.jpg

制图:赵丁

作为一名可持续生活的探索者和极简生活的实践者,从2014年至今,黄兰已坚持了11年;作为一名生活垃圾分类讲师,在省、市、区等各级宣讲台上,在小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各种场景里,她倾情宣讲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累计4000小时以上,努力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黄兰,人称“虫幺妹”,是一个喜欢动手、热爱创造、梦想成为大自然传声筒的姑娘。这些年,从先行者到推广者、从探索者到实践者,她不仅积极宣讲、推广垃圾分类,还带动了大量青年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一起行动,共同倡导绿色低碳新时尚、践行绿色低碳新生活。 

882a9f445d2c00d7c024d9e396aeb79.jpg

今年世界地球日期间,黄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公益讲座

是先行者,也是推广者

2014年,一次机缘巧合,黄兰开启了可持续生活方式。这之后,她接连参与了“垃圾魔法师共修营”等一系列活动,对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黄兰回忆,那段时间,她发现很多垃圾分类相关信息和自己的固有认知有很大差异。认知的转变,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和学习乐趣。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何带动更多人真心实意学习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黄兰说,那时的她笃定地认为:要“比专业更有趣,比有趣更专业”。随后的一段时间,她频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交流活动,甚至打“飞的”到全国各地观摩学习。

学有所成,何以施展?2021年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入“法制时代”。黄兰从生活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变成了推广者。这期间,她利用前期所学,全程参与录制了《旧物改造家》《3R小课堂》《零废弃野餐》等儿童垃圾减量示范课,探索设计了《垃圾的前世今生》《垃圾白魔法戏剧体验》《寻找垃圾猎人》《厨余魔法师》《垃圾减量我行动》等多类型原创课程,并在垃圾分类百场宣讲活动中尝试运用多媒体和多感官互动装置。 

3e10428df25d6738dd723e95adadc9a.jpg

黄兰向学生讲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用科学方法传递分类知识、环保理念。作为一名职业生活垃圾分类讲师,现在的黄兰,更能针对不同群体调整传播策略。

“坦诚地跟大家分享我每月水电气费不到30元、连续4年如此,效果不比反复强调‘节约是传统美德’或其他生动的案例分享差;让80岁老人教年轻人用茶叶渣除臭,确实比贴100张海报更有效。”黄兰直言,低门槛的参与哲学、非功利主义的快乐循环,能带给人更多获得感,也更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是探索者,更是实践者

厨余垃圾沥干水分用作堆肥、买菜提着竹编菜篮子、自带餐具打包食物、平均1个半月才丢弃一次生活垃圾……很多人眼中的难以坚持甚至不可思议,在黄兰的生活中,早已是习以为常。

用行动重新定义“丢垃圾”的频率。自2019年起,黄兰潜心研究厨余堆肥技术,从最初在小区绿化带试验,到后来在家搭建简易设施,最终成功将腐烂的菜叶果皮变成种植土豆的“黑金土”,迎来丰收。现在,黄兰家里产生的厨余垃圾,几乎全部通过自制堆肥系统转化成了肥沃的种植土。

1752460620357.jpg

黄兰同孩子们互动(受访者供图)

“其实,人的行为需要正向反馈,就像我们曾经被训练刷题一样,绿色低碳生活习惯也能通过实践固化。”黄兰说,自己习惯提篮买菜、携带环保袋,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舒适感是关键”。渐渐地,她的这种理念也吸引了邻里和好友效仿。“当更多人加入低碳行动时,个体的‘环保通路’便会越来越宽,最终成为日常。”

践行可持续生活10年,黄兰坦言,自己也曾疑惑,个人的坚持真的有用吗?

“在今年之前,我能想通的一点是,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更重要的不是为地球做点什么,而是想为自己做点什么。种一棵树当然不足以抵御沙尘暴,但有就比没有好,做了就比没做强。少用一个塑料袋也好,节约1升水也好,我们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小但很好的事就足矣。”黄兰说,前不久,她又找到了第二个答案——“闻一多先生说,‘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我们就像土壤里的虫子,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能让环保的‘土壤’更松软。做土壤里的虫,诚如当社会的好细胞。我们要做一个‘好’的细胞,并成为千千万万的好细胞之一。”

 (蒋师帅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