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文旅 >新闻详情

让“流量”变“留量” “网红”变“长红” 成都市成华区文旅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5-07-14 11:41:48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杜静

在5000平方米的全沉浸式数字展厅中开启地球极境探索之旅,近在咫尺地感受“极地生灵”“海底深渊”“世界之巅”“无垠草原”等自然奇观……近日,由自然纪录片品牌BBC EARTH与全球知名数字艺术美术馆“浪美术馆”联合推出的《BBC EARTH极地生灵数字影像大展》在成都东郊记忆浪美术馆开幕,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去体验。

与此同时,《wāwáwǎwà》公共艺术计划特别展也于近日在东郊记忆拉开帷幕,展览以园区内六大标志性场景为画布,让市民游客在漫步、打卡中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艺术漫游。

东郊记忆

以“文旅流量”带动“消费增量”。东郊记忆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东郊记忆通过新春游园会、五一“放东风生活节”、公共艺术计划、公共音乐计划——处处是舞台等多元文化活动的融合创新,持续打造文旅消费热点,已培育形成“日逛展、夜看秀、全时购”的多元消费场景。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今年春节期间,东郊记忆园区客流超6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近10万人次;“五一”期间,园区总客流超6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超14万人次,连续4天客流超10万人次,成为中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除了到东郊记忆感受工业风与时尚潮流的碰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花花”、到国家级旅游休闲特色街区望平坊打卡网红店、到烟火气与美食并存的建设路吃小吃、到成都商业综合体之一的华润万象城潮牌店购物、到拥有7万件藏品的成都自然博物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些也是许多中外游客打卡清单里的热门点位。

促进文旅+商业双向赋能。今年以来,华润万象城相继推出新中式游园会、“加菲猫家族·奇幻大冒险”全国首展、英国艺术家MATT HOPE装置艺术展等文旅新场景,打造集文旅、潮玩、消费于一体的都市“休闲绿洲”。2024年,成都万象城完成86家首店和旗舰店招引,引入全国和西南首展共76场。得益于文旅+商业双向赋能,成都万象城2024年全年客流突破4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

成都市成华区拥有大熊猫基地、东郊记忆、天府熊猫塔、华润万象城、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动物园、建设路、望平坊等“八张文旅名片”,特别是拥有世界级文旅IP大熊猫和成都最丰厚的工业文明底蕴。2024年,成华区接待游客超3089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402亿元。

“这‘八张文旅名片’,不仅是国内外游客游览成都的打卡地,更是城市文脉与消费活力的双重载体。”成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八张文旅名片,成华区正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擦亮“熊猫之都”“东郊文创”“夜游锦江”三大文旅品牌以及大熊猫、工业文明两张IP名片,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让游客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领略深厚的人文底蕴,进一步提升成华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北湖湖畔的熊猫艺术中心,为期一个半月的“熊猫家园·全球共赏”国际创意联展刚刚落下帷幕,这场以大熊猫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创意联展汇聚了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件作品,涵盖雕塑、绘画、潮玩、视觉影像、AR全息动画等形式,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艺术融合,充分展现熊猫文化的想象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成华区持续挖掘大熊猫IP的文旅价值,以“熊猫家园”“自然与环保”等为主题举办文学、音乐、绘画、演艺、设计等竞赛活动,吸引国内外艺术家参与创作。还推出《大熊猫》舞剧、《熊猫》音乐剧等精彩剧目,先后在成都大运会和世界科幻大会及各类重要活动期间展演超1000场,并携手音乐家廖昌永发起“熊猫音乐孵化计划”,推出《熊猫之家》等系列原创音乐作品。今年7月,《熊猫》音乐剧成功斩获第19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佳外语音乐剧奖。

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当前,成华区的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该区正聚焦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熊猫基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牵引,全力推动八张文旅名片“串珠成链”,积极顺应“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趋势,培育更多的文旅产业新增长点,全力打造“熊猫之都 活力成华”,为打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贡献更多的力量。

(文、图由成都市成华区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