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记者 杨波 文/图)7月14日,2025年宜宾市“百村千播”助农直播电商培训开班暨“苗乡好物出山记”助农直播电商基地揭牌仪式在筠连县联合苗族乡举行。记者从仪式上获悉,宜宾市计划陆续建100个助农直播电商基地,培训“村播”1000人,让优质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精准对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
助农直播电商基地揭牌
筠连县联合苗族乡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处,有汉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黎族、白族等8个民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36.8%,是筠连县境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主导产业以竹笋、肉兔、生猪、烤烟为主。联合苗族乡革新村是美丽的苗族风情村,该村全力打造“苗乡野兔”产业园,年肉兔出栏量达20万只,并繁育了本地特有的半野生“苗乡麻兔”品种,是远近闻名的“玉兔村”。
苗族蜡染
为何选择偏远的联合苗族乡作为宜宾市“百村千播”计划启动之地和助农直播电商示范基地首站?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的就是要让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打造出集“气候优势、苗族特色文化、生态农业、乡间美食、直播电商”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通过一批懂电商、会带货的“新农人”,让藏在深山的绿色生态“苗乡好物出山”,促进乡村振兴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苗族刺绣
据了解,苗族刺绣,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当地村民用绣针引彩线,把苗乡的草木、花卉、锦鸡、蜻蜓、蝴蝶等绣上衣服、手帕,充满大自然和谐之美;苗族蜡染同样技艺精湛,村民们采集蜜蜂的蜂巢提炼而成的蜂蜡,再用蜡刀沾上高温融化的蜂蜡,在白色的棉布上,一笔笔勾勒出吉祥的花纹与图案,再经过浸泡、染色、退蜡、漂洗、晾晒等步骤,最后匠心制作成一件件漂亮的苗族服饰;村里养的苗乡麻兔,被做成数十道“全兔宴”,加工成美味可口的苗家麻辣兔腿、五香兔头、手撕兔……这些苗乡好物藏在深山。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培养懂电商、会带货的“新农人”,能依靠“数据线”,打破信息和交通阻隔,让好物出山。
助农直播电商培训
当天,宜宾市请来了具有丰富电商运营经验的资深讲师进行理论授课,3位不同量级的带货主播组成“阶梯式”导师团队,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教学模式,对100余名来自宜市各县(区)乡镇的新农人代表,返乡创新青年,从事直播电商的团队、个人和三农自媒体代表,开展直播带货指导、“手把手”短视频创作教学、“面对面”粉丝运营策略分享等实战训练,并通过参观世界兔种博览园、特色养殖互动、苗乡美食品鉴及特色农产品等实训项目,帮助学员创作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直播内容,培养懂电商、会带货的“新农人”,让他们成为乡村好物代言人,借助互联网的翅膀,让宜宾的好物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电商直播助苗乡好物出山
据悉,宜宾市将继续引入电商运营专家团队,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粉丝运营等系统培训,探索“农户+专合社(企业)+平台+带货主播”利益共赢直播电商合作新模式,构建“产业+直播+消费”新场景,打造一批直播电商样板村,建成100个基地,培训“村播”1000人,塑造一批具有宜宾独特地域文化和产品特色的农村电商品牌,培养一批既懂农业知识又掌握电商运营技巧的新型农村电商人才,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