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巍巍巴山,曲水长流。这里,九十多年前曾飘扬着川陕苏区红色司法的猎猎旗帜——红四军革命法庭和宣汉县革命法庭,审判土豪劣绅、定分止争,播散着苏维埃法治最初的星火。岁月淘洗,印记何处?怀着无限憧憬,近日,达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魏庆锋带队踏上了寻访之路。
魏庆锋拜访退休老干部
听一位长者的讲述
年近八旬的宣汉县委宣传部退休老干部王顺模同志是一名历史爱好者,也是《红三十三军:不可磨灭的历史》的主笔,对宣汉红色革命往事如数家珍。拿着他珍藏多年的书籍文献,魏庆锋与他面对面,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当年的革命法庭,既是保卫革命成果的武器,也是维护工农群众切身利益的‘公道秤’!”
“有照片存留下来吗?您知道法庭具体地址在哪吗?”
“具体方位说不太清了,只知道在宣汉县马渡关镇境内,隘口社区附近。”
在乡间田坎上的找寻
根据王顺模的指引,魏庆锋一行踏过雨后的泥泞小路,首先抵达了红四军宣达战役保卫局旧址及红四军革命法庭立碑原址所在地。凝视基石,仿佛听见革命政权初创时维护秩序与法度的无声誓言。
拨开茂密的草丛,穿过狭窄的乡间小道,一行人先后到达红四军革命法庭旧址和徐向前指挥部旧址。置身其间,斑驳的遗迹见证着人民司法对公平正义的最初求索。
最后,队伍深一脚浅一脚踩过田坎,终于来到宣汉县革命法庭旧址,只感叹旧屋唯剩淤泥杂草之下的石砖与默默不语的纪念碑。在巍峨巴山深处的纪念碑前久久驻留,真切感受当年红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开展革命斗争的艰辛与坚持。
此行不仅是对革命司法源头的深情凝望,更是一场滋养初心的精神洗礼。下一步,宣汉县人民法院将以此次寻访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在传承中接续奋斗,让红色基因成为砥砺前行、司法为民的信仰根基。
(李芳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