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火锅的麻辣鲜香遇上生物发酵的醇厚底蕴,四川武胜这座嘉陵江畔的小城正书写着“舌尖上的产业传奇”。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其中,由武胜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精心组织培育申报的武胜生物发酵火锅底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与此同时,椒上飞调味品项目的签约落子,犹如一勺滚烫的牛油,为武胜的餐饮产业链再添“火辣”动能。
然而,这不是简单的产业升级。从为重庆火锅代工的“幕后英雄”,到打造自主IP的“武胜味道”,这里用万亩辣椒基地的赤红、智能车间的金属冷光、火锅庄园的霓虹夜色,调制出一锅“三产融合”的沸腾盛宴。
航拍武胜火锅产业园一隅
一纸省级认证背后的产业底气
在武胜火锅产业园,毛哥食品、丰恒食品等5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放眼望去,这里每年产出5万吨火锅牛油、2万吨植物油,拥有全国最大的乳酸菌泡菜基地(年产10万吨)和占全国40%市场份额的发热包生产基地。
这些数字,正是武胜拿下“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的硬实力。
根据认定标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需要在县级区划范围内形成主导产业聚焦、创新机制完善的产业生态。对此,武胜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以“园区+基地+企业”模式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从原料种植、底料发酵到冷链物流的完整生态圈。
数据印证,2022年—2024年,集群总产值从31.32亿元增至39.17亿元,年均增长了13.78%,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91%。对此,武胜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集群认定有效期为三年,武胜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在广安市武胜县与成都九品红食品有限公司举行的椒上飞调味品生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椒上飞项目负责人说:“我们投资1.5亿元建设的智能化车间,将填补复合调味品细分领域的空白。”该项目预计年产值超3亿元,与唐恩食品、毛哥食品等形成“火锅底料+麻辣调味+预制食材”的黄金组合。
更令人振奋的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2024年上半年,武胜引进弘朗食品等3个补链项目,协议资金达12亿元。其中,投资6亿元的柚香谷项目与园区老牌企业雪花啤酒形成“火锅配酒”的王炸组合,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园区已实现预制菜年产值12亿元,培育规上企业4家,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工人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包装酸菜风味包
一条产业链上的创新密码
走进武胜县科技部门的一间会议室,墙上挂着的专利证书格外醒目。这些证书背后,是集群联合四川省食品研究设计院、西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建的4个市级技术中心。
“仅2024年就转化应用了乳酸菌发酵工艺等6项关键技术,与重庆火锅协会共建的人才培训基地每年输送2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人员介绍道。
然而,创新不仅发生在实验室。在丰恒食品的生产车间,新引进的蒸汽炒制耦合焖制生香工艺使能源利用率提升了25%,减排二氧化碳达25%以上。
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后,每年节省的能源成本就超过百万元。”目前,集群内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这些创新主体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持续动力。
与此同时,智能化转型正在重塑产业形态。在华润雪花啤酒的智能车间,430余个探头、传感器对生产参数进行24小时监控,AI视频巡检系统实时预警异常情况。
而唐恩食品新建的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车间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据该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谢小冬介绍:“从内包装到外包装,一包酸菜完成从传统风味到现代商品的转换,全程智能化、自动化。”目前,生产线已实现98%的自动化,年预计生产泡酸菜5万吨,产值突破3亿元。
品牌建设同样体现着创新思维。武胜不仅打造了“重庆火锅武胜造”区域公共品牌,还培育出“毛哥”“味巴食”等4个自有品牌。走进“香美武胜”特产展销馆里,客商正在品尝着最新研发的风味火锅底料。据悉,集群企业已主持参与制定团体标准9项,“武胜造”火锅产品远销海外,初步形成立体化的品牌体系。
在武胜火锅产业园,一家火锅底料生产企业的工人正在忙碌
一张蓝图绘就的味觉经济
在武胜县政府的产业规划图上,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清晰可见:集群总产值突破5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新增规上企业10家。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地正在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中的省级食品研发中心已完成选址。
“我们不仅要做好火锅底料,更要讲好武胜故事。”武胜县招商部门的负责人介绍道,正在建设的预制菜产业园将整合周边农产品资源,开发系列方便食品。
数据显示,2024年武胜预制菜年产值已突破12亿元,新培育规上企业4家。随着消费升级,健康调味品、即食食品等新业态正在这里蓬勃发展。
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凸显。唐恩食品的发酵工艺可应用于火锅底料生产;而柚香谷的香柚饮品则与火锅产业形成“辣与甜”的味觉组合,创新推出的宋柚气泡鸡尾酒更是拓展了餐饮场景。武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跨产业的协同创新正是“武胜味道”的核心竞争力。
从唐恩食品的生物发酵技术,到柚香谷的水果深加工;从传统火锅底料到健康预制菜,武胜餐饮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正如业内专家所言,武胜的成功在于找准了细分赛道,用产业链思维实现了差异化竞争。
在这片飘香的土地上,“武胜味道”的品牌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武胜正以其独特的产业生态,向着“川渝中心厨房”的目标稳步迈进。
(经纬/文 夏俊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