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雅安雨城区农户七月忙 立体种养“钱景”广

2025-07-15 20:47:06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赵丁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雅安讯 (记者 程强 文/图)7月15日,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五家村徐家山,赵兴全家庭农场的工人们正顶着夏阳,在油茶林和魔芋田间精心除草。锄头起落间,汗水滴入沃土,这片500亩的林下空间,正是雨城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DSC04130

赵兴全在魔芋种植基地向记者介绍套种情况

“一天能挣110到120元,比过去在家务农收入高很多!”在农场务工三年的村民景联芬笑着算起了增收账。作为当地致富带头人,赵兴全依托创新的“黄柏+魔芋”、“油茶+魔芋”立体套种模式,盘活了昔日低产低效的林地资源。如今,农场焕发新生,预计丰产期时,黄柏年收入可达600余万元,育种魔芋亩产值可达2.2万元。更关键的是,他成功带动了周边30户村民共同发展。

赵兴全的“共富经”很实在:向村民提供种子并承诺回收产品,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构建起“共育共享”的产业链条。农场还长期聘用30余名本地村民从事除草、施肥、采收等务工,人均年增收超1.5万元。这片繁忙的林下天地,已成为农户家门口的“增收车间”。

赵兴全家庭农场是雨城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农户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雨城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林下经济作为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有机统一的关键抓手。全区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动“1+1+N”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围绕“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聚焦油茶、竹笋、药材、魔芋“四大经济文章”,通过政策引导、模式创新和科技赋能,推动林下产业集群化发展。                 

DSC04132

采用“黄柏+魔芋”套种模式的林下种植区

在魔芋产业上,创新的“黄柏+魔芋”、“油茶+魔芋”、“柳杉+魔芋”等林下套种模式成效显著。仅在望鱼镇、多营镇、上里镇,就新发展林下魔芋5000亩,打造示范基地4个。

油茶产业则通过改造提质增效,全区种植面积已超过1.7万亩。上里镇作为主产区之一,占比约17%,利用低效茶园、疏林地等资源,大力推广优质种苗,良种使用率达100%,建成全区唯一油茶种苗繁育中心,年可育苗100万余株,初步形成育、产、销体系,吸纳全镇近500人进入产业链,带动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2025年引进的四川西康佰裕粮油有限公司智能粮油全链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提升茶油产能35%。

药材产业聚链成势,将林下种植与国储林建设、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相结合,推行“政府投资建基础+经营主体运营+农户参与(采伐、出租、务工)”模式,累计发展木本药材黄柏3万亩。2024年,又引进林下药材园区培育项目,新发展黄精、雅连、淫羊藿等草本药材2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就业2000余人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