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乐山:吹响“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集结号

2025-07-16 20:35:07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赵丁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乐山讯(蒋培路 记者 黄晓庆 文/图)7月15日,中共乐山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乐山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7月16日,中共乐山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决定》。记者从会上获悉,《决定》对乐山市坚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围绕“124”文旅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探索走出一条彰显人民性、体现时代性、具有国际范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吹响了乐山“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集结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锚定发展目标  确定“124”文旅发展思路

乐山坚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坚决扛牢省委赋予乐山“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使命任务,高质量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在总体目标上,明确到2027年、2030年分两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在方向思路上,提出“124”文旅发展思路;在品牌塑造上,提出打造“我心向往·乐山乐山”国际文旅品牌;在产业发展上,提出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产业;在优化环境上,提出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文旅服务体系;在改革攻坚上,提出培育壮大文旅经营主体、巩固文旅融合重点改革成果、优化文旅融合资源要素配置、健全文旅融合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等。乐山将制定一系列细化工作任务和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还将配套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三年攻坚计划》和《若干政策措施》。

《决定》具体回答了乐山作为文旅大市,“大的样子”该怎样树起来、“大的担当”该怎样扛起来、“大的作为”该怎样干出来“三道必答题”。

《决定》鲜明提出“124”文旅发展思路:“1”就是锚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这一总目标;“2”就是再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两张世界级名片;“4”就是做强“文化创意、赛演娱乐、特色美食、康养旅居”四大特色产业,构建起新时期乐山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完整体系。

明确重点任务  着力文旅融合“五突破”

《决定》从品牌、业态、服务、体制机制融合等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品牌打造方面,全力打造“我心向往·乐山乐山”国际文旅品牌,着力提升乐山文旅知名度美誉度;业态培育方面,重点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产业;服务提质方面,建设现代化文旅基础设施,提升以游客为中心的文旅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文旅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围绕文旅经营主体、统筹协调机制等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

如何做好乐山文旅深度“融合”?乐山将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在5个方面上下功夫、求突破。

在夯实产业支撑上下功夫、求突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打造一批优质文旅产品,大力推进“文旅+百业”,突出抓好“百业+文旅”,以好项目推动大提升、大发展。

在厚植文化根脉上下功夫、求突破。突出保护传承,加强活化利用,拥抱数字浪潮。

在拓展全域旅游上下功夫、求突破。打造多点开花、各美其美的文旅集群,以更大力度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在激发市场活力上下功夫、求突破。引进培育链主企业、领军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求突破。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升级“宠游客”政策举措,让八方游客乘兴而来、愿意再来。

强化政策支持  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政策举措尤为重要。乐山将打出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组合拳”,为乐山“124”文旅发展思路提供坚实保障。

扩大财政奖补,激发市场活力。乐山设立了“4个1000万的财政专项资金”,在“引客—留客—消费—延链”方面建立了全过程财政政策。在设立全球营销专项资金、文艺创作专项资金,提高文体旅游消费奖补标准,新创5A景区奖励,景区门票优惠减免,鼓励中小企业和商户发展壮大,对各类文旅人才给予激励等方面,共制定八大类财政政策。每年市县财政将加大投入,加上上级补助,预计财政资金将超过2亿元。 

强化金融赋能,增添文旅发展新动能。今年5月,乐山已发布6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群,在此基础上,将再单设文旅产业发展基金、世界遗产保护基金,重点发展具有乐山独特魅力的新场景、新业态。同时,增加设立景区银行机构,开发“仙山游”“乡旅贷”“文家乐”等本土特色信贷产品,助推文旅、体育、餐饮、流通等企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贴息和多方分险,破除融资门槛限制,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落实税收优惠,精准减负惠企。落实文旅行业优惠,对符合条件的文旅场馆、活动减免增值税,对特定文旅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转制文化企业等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延续执行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深化“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对小型微利等企业,减免增值税、优惠所得税及减半征收有关税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