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7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在蓉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沿滩专场,自贡市沿滩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赵德本围绕“建设‘中国绿色氟都’重要承载区 构筑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作了介绍。
发布会现场(乔薇 摄)
“沿滩地处川南经济区腹地,属自贡四城区之一,因‘踞釜溪、倚沱江、滩多且长’而得名。”赵德本介绍,近年来,沿滩以建设“中国绿色氟都”为牵引,深入推进“开放兴区、工业强区”战略,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区。
三张名片亮出沿滩特色
沿滩是千年盐运之城。1900多年前,自贡地区就开始凿井制盐,而沿滩是自贡井盐出川的第一水陆通衢,井盐经此入沱江、进长江,运往全国各地。
沿滩是中国绿色氟都。上世纪50年代的“化工城”建设和此后的“三线建设”,在这里播下了工业化的种子。70多年来,一代代沿滩人逐梦前行,从白手起家建成首个工业园区,到因区划调整一切归零;从二次创业重建园区,到在转型阵痛中艰难求索。最终依托自贡深厚的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基础,沿滩成功争取到中国中化在沿滩布局氟化工产业链,锚定了氟硅新材料赛道,一步步创成了“绿色氟都”。
沿滩是宜居宜业福地。发布会上,说到这里,赵德本特意讲起了四川话,“用我们四川话说,沿滩虽小,但是生活起来却很巴适,好吃、好玩、好投资。”麻辣鲜香的“盐帮菜”,鲜锅兔、冷吃系列、王井仔乌鱼等美食应有尽有,食品产业园也正在将盐帮美食推向全球;闲暇时,大家可以逛逛自贡灯会、仙市古镇,体验百年太源井晒醋、黄市草编等非遗技艺。沿滩还有着亲商、重商、爱商的传统,对人才也是求贤若渴,“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口碑吸引了不少投资创业者前来发展。
三大举措驱动沿滩发展
围绕“建设‘中国绿色氟都’重要承载区 构筑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目标,近年来,沿滩通过强产业、增动力和惠民生三大举措,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园区建设强产业。2020年7月,沿滩启动了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建成了集安全监管、环保监测、应急指挥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中心,贯通了总长7公里的公共管廊,承载能力达8.87平方公里。
在抓园区建设的同时,沿滩围绕中国中化、江苏国泰等“链主企业”精准招商,引进企业38户,现已投产和试生产项目15个。目前沿滩正全力推进化工园区“三年满园”行动,今年还专门设立5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氟硅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改革开放增动力。沿滩争取到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域民营经济改革等国省试点20余项,激发内生动力。如,探索实行“园局合一”,将区投促局、科经局等涉企部门整体搬入园区合署办公,并组建项目服务专员、环保管家、安全专家等多支助企队伍,推行“拿地即开工”“容缺受理”等举措,让项目落地平均周期缩短了30%以上。
针对企业融资、供销等方面难题,沿滩开发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推出“央企带民企”、融资诚信贷等助企纾困措施,去年,协调企业融资3.6亿元,26户企业通过“央企带民企”链接供需2亿元以上。
在改革强内力的同时,用开放借外力。沿滩构建起“三纵四横”交通网,3条高速纵贯全境,2个高铁站上联成渝、下联云贵;与重庆长寿经开区联合创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发展成果惠民生。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些年,沿滩始终把民生作为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68%以上,解决了场镇堵、办证难、偏远地区高峰期用水用气难等一批困扰群众多年的“烦心事”,新建龙湖实验学校等3所中小学,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就医服务,建成老年助餐点15个,努力让沿滩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便捷医疗服务、暖心养老保障。
沿滩探索推出的“园村共建”模式,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仅食品产业园区内31户企业就吸纳周边乡镇就业超1000人。2024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1。
“‘始终干在实处,努力走在前列’是我们对工作的追求。”赵德本表示,下一步,沿滩将坚持以建设“中国绿色氟都”为牵引,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为全省、全市大局多作贡献,让沿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