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凉山讯(记者 陈国盼)在火热的盛夏走进螺髻山景区,一定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17℃的山风带走了夏日的燥热,冰川湖泊的澄澈涤荡了身心的疲惫,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非遗进景区”主题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螺髻山风景如画
非遗进景区,“景”上更添花。黑龙潭边那一汪幽蓝的湖水,成为了非遗展演大舞台最佳的幕布。彝族“牛牛调”的悠扬旋律,歌手们饱含深情的嗓音,精彩的朵乐荷走秀,姑娘们身上绚丽彝族服饰,手上金黄色油伞……尽显彝族文化的韵味与风情。
火把节期间,围绕“天天火把节”主题,螺髻山景区游客中心营地,每周末都会举办民谣音乐会、达体舞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热烈的氛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非遗进景区
除了精彩纷呈的活动,景区还精心准备了非遗文创产品赠送活动,让游客在欣赏非遗文化的同时,还能把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
螺髻山海拔4359米,因山体形态独特,恰似古代女子精心梳理的青螺发髻,“螺髻山”之名由此而来。这里是邛海——螺髻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景区完整保留了第四纪古冰川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非遗展示
近年来,螺髻山景区聚焦“奋力拼争创5A·塑造文旅金名片”目标,积极开展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从旅游服务设施、软件服务、品牌营销等方面提升景区品质,从线路、业态、旅游吸引物等方面提升景区竞争力,为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特色文创产品
随着螺髻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推进,凉山手工艺活态馆正式落成并启动试运营,成为了螺髻山景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金色名片”。
馆内的非遗精品展览区,宁波的泥金彩漆、骨木镶嵌、金银彩绣、越窑青瓷与凉山的彝族漆器、服饰、刺绣、银饰等8项代表性非遗的实物陈列和传承人现场演示,让“指尖上的艺术”在游客眼前流转生姿。
非遗核心体验区,以“技艺展示+手作体验+文化沙龙”的立体模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与厚度。非遗文创售卖区将彝族图腾、越窑纹路等非遗元素注入现代生活用品,特色文创大受欢迎。
休闲茶咖阅读区,将非遗元素融入凉山农特产品——漆器纹样的茶具里盛着高山云雾茶,彝绣图案的餐点搭配着苦荞饮品,让游客在休憩之余延续非遗体验,为这场文化之旅增添味觉记忆。
位于活态馆附近的非遗美学空间,同样匠心独具。以彝族技艺活态传承为主线,将非遗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构建“观展—体验—消费”沉浸式动线的非遗美学体验空间和文旅融合新场景。
(图片由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