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大家手脚麻利搞快点,上午成都、绵阳的王老板和李老板就要来拉货了,1万斤的果子我们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采摘,千万不要让老客户等太久,影响他们在市场上的销售哦!”天色微亮、清风送爽,近日,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天台寺下,在种植大户朱永召的指挥下,十余名脱贫户和村民正脚不停、手不歇地在翠冠梨树间采摘满树色泽橙黄、香甜诱人的果子。
“朱老板、你放心嘛,我们绝不偷懒、磨洋工,今天我们就是不休息、不吃饭,也要保证按时和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我们都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要对得起你每天给的工资,毕竟,你们的效益好了,我们的收入也才稳当嘛。”采摘间隙,脱贫户李大爷和其他务工人员忙不迭地回应着朱永召的话。
采摘现场
黄灿灿的翠冠梨挂满枝头,个个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果农们紧张忙碌但井然有序地采摘、搬运、分拣、装箱,果香四溢的果园里呈现出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得益于科学化管理与良好天气的双重加持,今年略坪镇翠冠梨产量显著提升。果园老板朱永召介绍:“今年由于花期气候适宜,加上精耕细作的管护,亩产量预计可达3000斤,到园收购价接近3元,你看喜人的产量必带来可观的收益,预计每亩纯收入在7000元问题应该不大。”
采摘现场
从朱永召所在的长玉村到高玉村再到隐逸山村,一路都是略坪镇翠冠梨产业带,青枝绿叶、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近年来,这些果园依托科学管理、有机种植等方式,让这里的翠冠梨保持了丰收和高品质。每逢采梨季节,都会有不少客商慕名前来采购。当天,在种植大户李友平的果园里,还举行了一场“沉浸式”直播助农行动。几名主播或站或坐或走,在果实垂坠的果园,在摆满品相极佳梨子的桌前,用声情并茂、激情四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绘声绘色地推介绿色生态优质的翠冠梨。通过知名主播推广,不可否认,“罗江翠冠梨”的品牌知名度会快速提升,能更快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消费者手中,更重要的是,经验丰富的主播与本土人才在协作中相互学习,推动直播助农从“输血”转向“造血”。这不仅卖好了当下的梨子,还培育了“带不走”的本土主播队伍,此举既为乡村注入电商活力,也为青年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指明了方向,铺就了一条“线上线下融合、品牌口碑双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罗江区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南方早熟梨优势产区,也是四川省五大早熟梨优质产区之一。罗江区翠冠梨种植历史悠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至今,种植户积累了良好的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批疏果、套袋、采摘、施肥、打药等熟练工人,为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罗江区翠冠梨主要分布在万安镇、略坪镇和金山镇等地,全区面积超5000亩。罗江翠冠梨果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汁多味甜,因而市场口碑较好,多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依靠翠冠梨一年四季的果树去杂清园、修枝剪叶、刷白治虫、理沟施肥以及疏花、疏果、套袋、抹芽、拉枝、采摘等栽培和管理工序。从种植管护、采摘分拣,到包装运输、电商销售,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机会。
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罗江区将充分发挥种植区优势条件,进一步扩大梨树管理面积,在品种改良、技术革新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翠冠梨的品质,在品牌树立上做探索。同时,依托翠冠梨采摘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好吃、好看的翠冠梨为实现乡村振兴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明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