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营山,以山得名、依山筑城。
山,既塑造了营山的地貌特征,也赋予了营山向上奋进的坚韧力量。
十年攀登,营山坚持“产业兴县、制造强县”战略不动摇,抢抓托底性帮扶机遇,夯实工业基础,以蓬勃的发展姿态深度嵌入成渝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2024年,营山实现工业增加值51.58亿元,规上工业营收157.84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5% ,高于全省6.9个百分点。
“双园承载”建圈强链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从天空向下俯瞰营山经开区,“一纵五横一环线”的园区骨架清晰明了。
近年来,营山坚持推进经开区、经开北区“双园承载”计划,以年均拓展1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11.5平方公里经开区、4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园企业超过230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137户,吸纳就业超1.4万余人。
营山经济开发区俯瞰图(营山县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供图)
在园区拓建的同时,营山坚持产业集群细分发展,打造“电摩、阀门、消防”等6个“园中园”,支撑成渝配套产业;深耕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等5大细分领域,主动嵌入成渝地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供应链,全面提升零部件供应能力。
以阀门产业为例,2019年,营山招商小队远赴浙江台州,第一次接触到阀门产业,经过考察调研,将其作为营山招商重点。同年6月,营山第一户阀门企业——四川亿柏林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随后,一川阀业、鑫磊阀门等20余户阀门企业接连落户营山,营山阀门产业园区应运而生。目前,营山阀门产业链企业间与机械汽配产业间已实现相互配套,正积极开拓高端智能研发制造新赛道,将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鸟瞰营山阀门产业园(邹刚 摄)
在招引方面,营山创新经开区管委会加经合外事局“双轨招商”机制,围绕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持续建链补链强链。
今年1—5月,营山县新引进制造业项目19个,新开工项目14个,新竣工项目11个,各项指标均位居南充市第一方阵。
同时,营山机械汽配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营山电摩产业被纳入全省欠发达县工业重点产业培育体系。
智改数转梯次培育 企业实力逐步提升
走进四川省玺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曾经依赖人工的绕线、焊接等工序,如今已被EE13全自动生产线取代,日产量从4万只猛增至30万只,产值实现翻番。
借助发展新质生产力、智改数转的东风,四川省玺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科技焕新,成了名副其实的“潜在瞪羚企业”。如今,智改数转、科技赋能已成为营山工业发展的集体行动。
四川省玺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郭明 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营山采取“线上+ 线下”方式推进 80 余户企业完成诊断,入库工信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储备项目63个、省级“智改数转”项目10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化设备,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营山实施中小企业“提质壮干”、小微企业“扶幼育苗”梯次培育行动。据统计,近 3年来,营山每年新升规工业企业超20户,累计净增规上企业70户,累计培育国户高新技术企业3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2户企业被认定为农产品加工助推乡村振兴重点企业、10户企业纳入省市质量品牌培育库。
同时,借助托底性帮扶力量,营山推荐了19户汽摩配企业共计83个产品对接川渝汽车协会,组织了德华电气等18户企业进入七化建及其集团公司供应商采购目录,促成了10户企业170个产品与红旗连锁、舞东风、永辉等大型商超对接合作,推动县域电商“营乐淘”与“39 帮扶集市”等开展合作、70个农产品上线销售。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要素保障精准发力
28天,是四川华胜科技有限公司从拿地到开工的时间。不断刷新的“营山速度”,是营山优化营商环境,真心实意为企解忧的生动实践。
营山在全省率先推行县长直管工业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位推动。今年又实行“包保”责任制,县领导“一对一”为企业提供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全周期”服务,“点对点”为企业纾难解困,有效营造了“投资放心、经营舒心、发展安心”的投资沃土。
在真金白银惠企纾困方面,出台了《营山县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每年划拨县级工业发展资金超4亿元,加快组建4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应急转贷资金池扩容至4000万元,2024年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3亿元。
此外,营山还通过一系列真招实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通过争取联合购电、天然气井口价直供等支持,加大对企业银行贷款贴息力度,加快建设营山至成都、江浙沪全境的物流专线。
未来,营山将坚持“建设成渝地区制造业重要配套基地”发展定位不动摇,聚焦机械汽配、电子信息重点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主导产业攻坚突破工程,力争营山成为成渝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拼图”。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