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连日来,蓬安县持续遭遇高温“烤”验。然而,酷暑之下,蓬安大地却涌动着一股战高温、促发展的澎湃热潮——重点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企业车间开足马力、赶制订单;电力工人头顶烈日、守护清凉……
蓬安全县上下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奏响了一曲战高温、促发展的激昂乐章。
南充三樱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进行生产操作(庞圆斌 摄)
项目建设“热”力全开 汗水浇筑发展基石
7月21日清晨,记者走进蓬安县智谷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声轰鸣,货运车辆来回运输,300余名工人在各自点位上忙碌着,他们的汗水顺着安全帽檐滴落在钢筋上,但手上的动作依旧没有停止。
“我们在工地搭建了80余平方米的茶水亭,并配备有医疗箱,箱内有各种防暑药品,实行‘弹性工作制’,采取两班倒工作模式,将重体力劳动调整至早晚时段,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工人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项目技术总工何向东说道。
在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Ⅲ标段桐子坝渡槽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头顶烈日、脚踏热土,以“抢工期、保质量”的决心,奋战在施工一线,全力推进这一重大水利民生工程的建设进度。
为应对高温,项目部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的错峰施工策略,备足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物资,并在工地设置休息凉棚,每日供应防暑解暑饮品,确保工人不受高温影响,有序推动项目建设。
高温是挑战,也是检验工作作风的“试金石”,这样的建设场景在蓬安并非个例。全县各重点项目均开启“白+黑”工作模式,实行弹性工作时间,通过“错峰施工+精准调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如期完工。
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城南变电站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庞圆斌 摄)
企业生产“蒸”战正酣 热浪难挡生产脉搏
项目忙建设,企业忙生产。7月21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位于蓬安工业园区的南充隆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多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的汗水浸湿了衣襟,却无人懈怠。
“我们7月份和8月份都是满负荷生产状态,订单数量都排满了。为了确保高温天气下生产不受影响,我们为工人们发放有藿香正气水,每天给职工准备凉茶,工作台配备有风扇,全力保障员工健康与生产安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位于蓬安工业园区的南充三樱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明亮的灯光下,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专注操作、抓紧生产。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为工人发放了防暑降温药品,同时食堂熬制了凉茶和绿豆汤,生产车间内还安装有中央空调保持恒温恒湿,生产车间外也为每个工位配备了电风扇,确保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入夏以来,蓬安各工业企业采取多种防暑降温措施,在确保企业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锚定目标,开足马力忙生产,处处呈现出工业生产“加速跑”的喜人景象。
蓬安县智谷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人在烈日下工作(庞圆斌 摄)
电力保供“汗”卫清凉 银线穿梭送达万家
7月22日一大早,在蓬安县人民医院外,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成员刘国强和同事身穿绝缘披肩,在绝缘遮蔽毯的辅助下,小心翼翼地处理刀闸下装头设备线夹发热故障。
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蔡茂林表示,按照公司安排,带电作业班24小时待命,如果设备线路出现故障,作业班会快速响应,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线路设备安全运行。
在城南变电站内,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一班班长冯斌正带领同事手持红外测温仪,对变电站进行测温,对开关室和设备保护室进行巡视。
“今年7月17日,蓬安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电力负荷一直比较高,我们在负荷高峰期对供区内所管辖的重要变电站增加了巡视频次,对主变、开关、母线等重点设备进行了重点巡视,确保高温天气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冯斌说道。
在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县用电负荷曲线。“今年七月以来,蓬安电网负荷持续攀升,连续4次刷新历史纪录。”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高温高负荷情况,该中心及时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全力做好电力保供工作。
据了解,除了日常巡视巡检外,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为居民讲解夏季用电知识,并协助客户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确保居民朋友安心用电。
从重点项目工地到企业生产线,从纵横电网到田间地头,蓬安人以不服“暑”的精神交出了一份战高温、稳经济、保民生的精彩答卷。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汗水与智慧交融,坚守与创新并举,共同书写着属于这个夏天的奋斗篇章。
(庞圆斌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