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文/图)7月29日,由内江市东兴区总工会主办的“我劳动·我快乐——东兴区枳壳切片劳动大赛”在东兴区方文种植专业合作社火热举行。50名来自涪丰药业枳壳基地的职工齐聚一堂,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展现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25组选手两人一队,在60分钟内完成指定量枳壳的切片任务。选手们娴熟地切制枳壳,“唰唰”的切片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薄厚均匀的枳壳片就堆积如山。
比赛结束,裁判组以切片总重量为主,结合成品完整度、厚度均匀性等指标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组、二等奖5组、三等奖9组,所有参赛选手均获赠清凉礼包(内含藿香正气液、毛巾等防暑用品)。
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以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为目标,通过枳壳切片这一传统中药加工项目,为职工搭建了展示技艺、交流经验的平台。
作为传统中药加工的重要一环,枳壳不仅成为职工展示技能的载体,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据内江市东兴区方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方文介绍,“今年合作社鲜枳壳产量预计可达2400余吨,经烘干加工后约为300余吨。按照当前市场价每公斤20元计算,仅鲜枳壳一项的产值就有望突破600万元。”邹方文补充道,“若加上枳实等其他产品,预计全年总产值将超过700万元。”
该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来,持续为石子镇、吴家镇等周边村镇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其中,参与合作社务工的村民年均增收可达2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该合作社的发展还显著提升了石子镇七星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依托石子镇枳壳基地,七星村每年可获得14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目前,合作社生产的枳壳产品除满足自用需求外,还远销川内及广西、安徽、河北等地的大型制药企业,形成了稳定的产销链条。
随着合作社的稳步壮大,枳壳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助力村集体经济腾飞。未来,东兴区将持续深化“产业+技能+就业”的发展模式,让传统中药材加工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