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从“来回跑”到“一次办”,从“线下办”到“一网办”,从“多处办”到“一站办”……
近年来,泸州市以提升政府效能为目标,深化改革举措,创新服务模式,聚焦降本增效、办事服务、政策落实等重点,不断提升泸州政务服务水平,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7月10日,2024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出炉,泸州市获评优秀等级。
泸州政务服务以一系列“变”,换企业群众办事的“便”,以政务服务改革的“新”,换企业群众认可的“心”。透过办事“小窗口”,可以看到一篇泸州政务服务的“大文章”。
“人工跑”变“数据跑”
惠企政策“一‘泸’快享”
“公司符合‘免申即享’条件,4万元奖补到账了。”7月21日,泸州星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登录“一‘泸’快享”平台,随即收到平台推送的《关于泸州市2024年度商贸服务业升规提质拟奖励名单的公告》信息。该公司总经理李晓丽说,“以前申报相关优惠政策需要前往有关政府部门对接,现在只需线上办,平台还主动为企业推送适合的政策事项,真是又快又便捷。”
“一‘泸’快享”平台网页截图
另一边,百子园养老服务中心也感受到了“一‘泸’快享”平台带来的便利。“现在在网上就可以申请床位责任险补贴,还可及时查询办理进度,主管部门通过后,办理结果还会以短信的方式通知。”百子园养老服务中心执行院长李会娟说。
5月20日,泸州市“一‘泸’快享”平台上线。该平台聚焦破解惠企政策“找不到、不好懂、享受慢”的问题,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泸州分站点,对泸州惠企政策服务专区进行升级打造而成,平台汇聚惠企政策发布、主动推送、在线办理等功能模块。
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指导科科长邱波介绍,“一‘泸’快享”平台上线以来,累计企业注册数达到了6.1万家,政策阅读量达8.8万人次,通过平台兑现惠企政策资金3657万元,惠及企业1412家。
政策精准直达、资金高效兑现……“一‘泸’快享”是如何实现的?
邱波告诉记者:“关键在建立‘政策超市’、完善‘标签体系’、优化服务机制,实现全市所有惠企政策‘一个平台展示、一个系统办理’。”
进入“一‘泸’快享”平台,在惠企政策集中发布区,归集了现行有效的惠企政策文件264件,宛如一个“政策超市”,让惠企政策“像商品一样集中可选”。而在惠企政策在线申兑区,平台将惠企政策拆解成可直接申兑的政策事项468项,让在线申兑办理“一键直达”。
“一‘泸’快享”平台网页截图
从企业“找政策”到平台“送政策”,“一‘泸’快享”平台通过整合信息数据,构建惠企政策标签和企业标签,运用智能算法将两者进行高效匹配,企业进入企业空间后即可接收平台智能匹配、主动推送的惠企政策。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平台通过开通39个市级惠企政策责任部门、7个区县114个惠企政策责任部门的政策申兑审批账号,建立市、区县在线联审机制,强化多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推动事项办理“人工跑”向“数据跑”转变。
“一堆事”变“一件事”
大事小事“一窗办结”
“以前开餐饮店办手续要跑好几次,没想到现在跑一次在一个窗口就办好了。”今年6月,泸州市龙马潭区个体户李志远筹备开一家餐馆,了解相关情况后,李志远在龙马潭区政务服务中心餐饮服务“一件事”窗口提交了申请材料,不久后他便拿到了开业所需的所有证照。
综合受理服务窗口
去年,泸州市推行“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工作,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对国家首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中的“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进行拓展,将企业开办涉及的7个事项和“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进行事项整合,配套推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实现8小时办结,申请材料由35份压减至17份,跑动次数从6次压减到1次,让经营主体开办餐饮店从“一堆事”变为“一件事”,由“多次跑腿”变为“一次办好”。
立足群众高频需求,泸州市还探索推出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施工一件事”,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联合现勘、限时办结”模式,集成6个事项“一件事”联办,跑动次数从5次压减至1次,办结时间由原来的38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该“一件事”实施以来,泸州市已有187个既有住宅小区加装电梯272部,惠及居民3890户。
今年以来,泸州市聚焦个人全生命周期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持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体验感。已实现国家三批重点“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泸州全面落地可办,其中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应用累计达1309.87万人次,其余“一件事”办理22.6万件。泸州市重构业务办理流程、精细梳理办理情形,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推动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同步办理、一次办结”,除场景应用类的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外,其余“一件事”办理环节平均压缩71.73%,申请材料平均压减64.44%,跑动次数压减至1次甚至0次。
“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材料
目前,泸州已在全市政务服务场所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203个,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让办理“一件事”只找窗口、不找部门。同时,建设四川政务服务网泸州分站点“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实现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
值得一提的是,泸州市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窗口前置到68家助产机构,教育入学“一件事”服务窗口前置到1123所学校,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前置到1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助力群众就近办、身边办。
“多头办”变“集成办”
重点项目“一站联办”
“提交一张申请表,就能同时办好立项和用地规划许可证,真是太方便了,为你们的高效服务点赞。”7月初,四川省泸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柯女士在泸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了公司“双证”的联办,标志着泸州市全市首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集成服务办结,做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
企业服务专区
据介绍,泸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线下并联审批服务模式,聚焦审批中的关键环节,在国省清单4个联办事项的基础上,新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联办事项,建立自规、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联办机制,通过“一件事”专窗,实现4项材料免提交、25个工作日内办结。
近年来,泸州市聚焦“极速审批”,推动重点项目“串联办”向“并联办”转变。工程建设项目方面,推出前期工作、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投产“三段式”并联极速审批。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法定时限由92个工作日压缩至24个工作日内。当前,泸州市已完成白酒、能源(煤炭)、能源(页岩气)、酒类包装材料、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建材、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8个重点工业产业重点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工作。
以泸州市编制的大村井田煤矿项目、茅溪天龙湾(松林)酱酒项目、江阳区酒类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泸天化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叙永红狮绿色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泸县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项目二期、空天动力产业化项目(一期)配套工程项目、泸州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项目等8个重点项目审批流程图为例,涉及项目的全过程审批事项由247个单事项整合为52个“一件事”,平均压减率达79%,办结时限由平均434个工作日压减至平均119个工作日,平均压减率达72.6%。
重点事项清单
同时,在重大项目服务上,泸州市完善帮办代办机制,出台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明确企业服务专员帮办代办职责,在政务服务中心项目专区设置帮办代办专员,推动前台受理、后台审批无缝对接。
此外,聚焦“集成增值”,泸州市还推动涉企服务“多头办”向“一站办”转变,梳理编制白酒、能源、化工等产业链服务事项“图谱清单”,让企业办事“一图尽览”,基本政务服务和增值服务双重叠加、产业全链条服务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进一步集成融合。
在“一站式”服务载体建设上,当前,泸州市已建成1个市本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7个区县企业综合服务专区、9个园区企业综合服务驿站,实现市、区县和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覆盖,让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在泸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已入驻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49个部门(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事项225项、增值服务事项208项,设置的12个服务专区可为企业提供从开办到破产重整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
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深走实,探索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重点工业产业建圈强链,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围绕产业全链条、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提供集成服务。以政务服务的“温度”,换企业群众的“满意度”。
(姜予恩 四川经济网记者 庞玉宇)
(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