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 胡敏)8月1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为推动我省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力、同向同行,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日前,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等十九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2025年全省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方案》指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形成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育人工作方式。其内涵是整合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
《方案》明确了开展区域“教联体”共建行动、开展“大思政”育人行动、开展“家长学校”创建行动、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开展“心链网络”服务行动、开展“五育并举”融合行动、开展“双减”成果巩固行动等重点任务。
《方案》要求,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机制,建立完善校园欺凌防治机制。加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关心关爱。构建“四川e护校”体系,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学校周边食品和学生用品安全监督检查、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防溺水、防诈骗等行动。加大青少年儿童出版物、教材教辅等的审查力度。加强网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重点场所的整治。
开通心理辅导热线,加强医校协同,鼓励医务人员兼任中小学健康副校长,指导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等。
引导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科普教育阵地,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面向青少年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减少课程门类,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完善作业监测预警通报制度,压减重复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