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期,德阳市中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们走进蓝图明门、丽晶苑、俊逸天下、中恒国际等小区,持续把“环保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活动以“源头减量、精准分类、人人受益”为主线,通过沉浸式互动,让“绿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大场景,让分类“看得见”
流动微课堂:志愿者手持四色分类卡,在广场、楼道口现场开课,10秒就能教会一组常见垃圾的“归属”。桶边1V1:老年朋友最怕“分不清”,督导员蹲守桶边,面对面示范,“手把手”帮爷爷奶奶把垃圾“送回家”。入户轻宣讲:午休或晚饭后,小分队挨家挨户送上一份“分类速记单”,能随查随学分类知识。
趣味回收,让分类“玩得起”
“回收换好礼”——纸箱、塑料瓶、旧衣称重后即刻兑换洗衣液、环保袋、现金红包等物品,排队场面堪比社区“小集市”,一位小朋友用15个矿泉水瓶换到一支冰淇淋,开心地说:“原来垃圾也能发工资。”
答疑解惑,让分类“听得懂”
围绕“为什么要分、怎么分、分完去哪儿”三大灵魂拷问,志愿者用实物+图解+数据“三连击”给出答案:
1吨废纸=17棵大树,1吨塑料=节省6吨石油;
厨余垃圾经过24小时处理后可变身为有机肥料,滋养小区的花园;
有害垃圾集中处理,避免一颗纽扣电池污染600吨水。
居民心声,让分类“传得开”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今天听了志愿者的讲解才明白,原来做好分类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变废为宝。”居民张阿姨在参加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许多居民表示,将从自身做起,带动家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
绿色之行,不止百日。接下来,志愿小分队将继续“扫楼扫街扫商圈”,把分类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刘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