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川经瞭望记者 程强 文/图
8月15日,初秋时节,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生机盎然。在位于大元村的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基地,村民们迎着朝阳铺设水肥一体管网;不远处的水稻试验田里,雨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叶小丽正躬身查看水稻长势。田埂上,驻足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农文旅在此交融,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大元村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基地
大元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解决耕作灌溉难题,有效引导抛荒土地复耕,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产业振兴夯实基础。
科技是增产增收的关键。“大元村与隆平高科合作开展水稻品种适应性试验,其中区域试验3个组,每组13个品种,生产试验3个组,每组4个品种。重点观测品种适应性、丰产性及抗性,为品种更新提供数据支持。”叶小丽说,目前各试验小区水稻长势良好,已进入穗期,试验进展顺利。
“2025年村集体经济粮食种植面积达105亩,其中水稻77亩,包括引进‘野香优莉丝’等优质水稻品种40余亩,有力促进了丰产增收。”大元村党总支书记张严彬说,每逢水稻抽穗扬花、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游客就络绎不绝,如何将“流量”转化为促进村民增收的“经济增量”,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课题。
长势大好的水稻种植基地
距大元村约10公里的草坝镇桂花村,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凤鸣雅集项目的沁心染坊内,来自成都的研学团队正沉浸于非遗体验之中。
凤鸣雅集一隅
凤鸣雅集坐落于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距雅安城区9公里,项目总占地340亩,其中文旅核心区域约100亩。项目依托雅安丰富的非遗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以“非遗传承+文创开发+农旅融合”为核心,依托雅安“茶叶”这个超级IP,打造集“茶+文化、艺术、音乐、研学、党建、团建、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泛茶文化农业综合体,满足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等多种文旅需求,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与文化振兴。
研学课程
“我们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提供从40分钟体验到2小时以上的深度非遗研学课程,适配不同客群。”雅安市大雅造物文旅融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廷钰介绍,凤鸣雅集已发展成为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有效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与文化振兴。
大元村与桂花村的差异化实践,正是雨城区近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缩影,该区将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共同描绘出富民强村、各美其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