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8月21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组织的成都第二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正式启动,这是继首批实景验证取得良好成效后,成都市进一步总结验证经验,升级产品功能,以更加细分的应用场景赋能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本次验证活动聚焦文旅融合,来自6家企业的13款前沿产品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大标志性文旅场景中 “上岗打卡”,接受真实应用环境下的严格检验,促进产品获取更多人机交互数据,加速以量产为目标迭代研发,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星动Q5在成都自然博物馆外与游客互动
真实场景“大练兵”,智慧文旅新体验触手可及
“这个机器人好乖哦,我想和机器人握一下手可以吗?”在成都自然博物馆的一楼,由芯华创新中心与星宇纪元共同打造的超拟人人形服务机器人星动Q5以其灵动的设计和灵巧的性能吸引着游客,大家纷纷拍照打卡,并与机器人进行互动。一位小女孩还张开双臂与星动Q5拥抱。
“星动Q5作为全新一代人形服务机器人,能实现下蹲、升降等复杂动作,还具备主动避障能力,可实时避开障碍物。”芯华创新中心智能无人事业部负责人胡松介绍,星动Q5在成都已经完成首秀并开展了多场景验证,在旅游导览、服务等方面应用场景广泛。
“我们这次带来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镋钯双足机器人、小吒机器人三款产品进入到第二批次实景验证中。”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机器人售前工程师官雪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镋钯机器人搭载中心自研“最强大脑”,能实现高仿生步态、复杂路面平衡高鲁棒性、多模态情绪感知、多机群控等领先技术;小吒机器人以中国神话形象为原型,具备巡游巡检、识别导航、导览讲解等功能;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可实现自然行走、情感表达、语音互动等功能,具备高度还原的外观与动作逻辑。
“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景验证工作让产品在真实环境中测试验证、迭代优化,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企业同场景双向奔赴。”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可直接获取真实环境下的运行数据和用户反馈,通过企业、场景双方共同挖掘需求、开发场景,形成 “产品研制—实景验证—技术优化—产品迭代—商业应用” 的工作闭环。
镋钯机器人与游客互动
实景验证为产品提供最真实的“试金石”和“练兵场”
“本次实景验证的核心在于真场景、真需求、真应用。”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选产品将深度融入博物馆导览、科普互动与熊猫基地游客服务等核心环节。
“小鹿,小鹿!请介绍一下成都自然博物馆!”“您好,成都自然博物馆是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四楼播放厅外,游客们不时与世优宇宙(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波塔 AI 数字人一体机中的3D卡通数字人“大眼鹿”进行着互动。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的验证现场,除波塔AI数字人一体机外,世优宇宙还带来了MAS任意门体验、“神笔小优”AI绘画一体机、AI旅拍一体机等多款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打造数字文博沉浸式交互新体验。
同时,馆内成都星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全息智能炫屏裸眼3D展示设备,利用人类视觉暂留技术原理,通过超高密度LED灯带旋转成像,呈现出逼真的裸眼3D立体效果,为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增添了科技感和趣味性。
“我们量产的多款全息显示产品,涉及多种新技术和新材料,逐步深耕各场景的交互应用,建立起全息视觉商业服务的完整生态。目前产品及服务已落地文旅夜游、景区街区、地标打造、展会展览等多类场景。实景验证让我们更加了解市场需求,我们将根据在博物馆场景中的验证结果,不断创新产品功能和应用模式。”该公司总经理李加泉表示。
“推动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真实场景的‘实战’验证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验证活动,是我们践行‘场景赋能产业’理念的深化。我们精心挑选具有高人气、强代表性的文旅场景,为创新产品提供最真实的‘试金石’和‘练兵场’。”
AI糖画机正在为游客制作熊猫糖画
多场景赋能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同样 “藏” 着不少 “黑科技”。在游客中心,由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向导通过全息投影生动展示大熊猫繁育场景,并借助智能语音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科普讲解。该数字人可实时解答保育知识,模拟饲养员日常工作,帮助游客深入了解大熊猫的保护故事。产品采用明途科技自研的多模态交互系统,即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实现精准识别,成为科技与生态融合的文旅典范。
除数字向导外,明途科技还推出了AI糖画机。该产品融合人工智能与非遗糖画工艺,通过智能算法和精准温控一键生成糖画作品。用户可通过触屏或APP自定义图案,机器自动完成熬糖、绘制、成型全流程操作,简单安全、高效便捷。
此外,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款智能眼镜产品——INMO GO2同传翻译眼镜和INMO AIR3智能眼镜也第二次投入实景验证。INMO GO2支持40种语言在线翻译及90种口音识别,为外国游客提供便捷翻译服务;INMO AIR3则具备虚拟大屏和应用商店等功能,可满足游客多样信息需求。据该公司线下市场品牌经理刘宇介绍,这批产品此前在武侯祠博物馆受到国外游客好评,目前与武侯祠联合开发的专属产品正在交付中。
在此次实景验证中,该公司团队将重点关注产品的佩戴舒适度、翻译准确性以及与景区环境的适配性。“我们会收集游客的使用反馈,比如眼镜佩戴时间长了是否会感到不适,翻译是否及时准确等,根据这些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提升产品性能。”刘宇说。
从博物馆到景区,从智能导览到互动体验,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品在成都的文旅场景中落地应用。而这背后,是成都市通过场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场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我们希望搭建起企业与场景之间的桥梁,让企业的创新成果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检验和优化。”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真诚欢迎全国各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产品到成都真实场景中验证、应用,后续将持续挖掘城市中的各类应用场景,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到场景创新中来,形成以场景驱动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张恭浩楠 四川经济网记者 苏俊)
(图片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