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日,首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东部新区举行。会上,成都东部新区重磅发布《成都东部新区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也是全国首个SAF产业专项政策,预计三年投入超1亿元,覆盖“技术研发—认证交易—航空应用”全链条。
大会现场
即申即享 最高可得600万元补贴
为支持SAF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抢占绿色航空产业制高点,成都东部新区围绕SAF技术创新、SAF标准制定与认证、交易结算、生产、应用与推广等五个方面推出SAF专项政策。
其中,在支持SAF技术创新方面,根据中试平台或研发中心科研设备投入,最高可享受500万元补贴;新增或改造科研设备,最高可享受300万元补贴;使用中试平台或研发中心进行科技研发的主体,还能享受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在SAF标准制定与可持续认证方面,主导SAF相关国际标准或国际民航组织认可的可持续认证体系制修订的主体,可享受最高200万元补贴;主导国家标准或中国民航局认可的可持续认证体系制修订的主体,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在SAF交易、生产与应用环节,在新区建设SAF及原材料交易结算平台,建成后可享受最高600万元补贴;在新区建设或改造SAF专用储运、加注设施设备或航煤加注系统,建设方可享受最高500万元的补贴。
为确保政策高效落地,成都东部新区同步创新服务机制,明确专人专职服务,为每项政策配备专责人员,提供“从咨询到兑现”的全流程服务。政策兑现时间灵活,符合条件即可及时拨付;兑现方式也极为便捷,通过“即申即享”和“易申快享”模式,大幅简化审批流程,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成都东部新区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现场
规划建设SAF产业园区 满足“研发—生产”全链条需求
作为天府国际机场所在地,绿色航空是成都东部新区的核心发展主题,也是其推动SAF产业发展的显著优势。目前,天府国际机场驻场航司已达57家,开通国内航线378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58条,货运航线12条,日均航班量达1067架次,年航煤消耗量约140万吨,为SAF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在全球航空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成都东部新区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积极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力争建设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SAF产业综合示范区。
去年11月,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发展大会(ICGA2024)在成都东部新区成功举办,汇集了近20个国家的400余名代表,共商绿色航空前沿技术与发展路径。
今年5月,成都东部新区与民航二所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可持续航空燃料中试基地项目。该项目配备先进试验检测设备,补强成都SAF研发、中试与认证的关键环节,为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航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瞄准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SAF产业综合示范区的目标,成都东部新区已在双溪科技工业园规划建设SAF产业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平方公里,首开区约500亩,距天府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既可充分承接机场辐射带动效应,也保障了原材料与成品的高效集散。
为满足SAF“研发—生产”全链条需求,双溪科技工业园土地性质涵盖新型产业用地与工业用地。在功能布局上,聚焦“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包括SAF技术创新中心、可持续认证中心、交易结算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将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SAF产业生态体系,为航空业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成都东部新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