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8月22日17时58分,西南油气田公司上产500亿重点工程——金堂—平桥输气管道控制性工程,全长223.4米的响水滩山体隧道反井钻斜井顺利贯通,建设过程中,输气管理处首次运用“悬臂掘进+反井钻”两项新技术,不仅标志着中石油长输管道地下穿越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龙泉山森林公园,有效护树2100棵。
响水滩山体隧道反井钻斜井顺利贯通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龙泉山脉成都段,是成渝城市群主轴上的重要生态绿核和生态屏障,森林生态系统植被主要是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和灌木,包括马尾松、柏木、构树、栾树、刚竹等。
金堂—平桥输气管道控制性工程全长56.45千米,是西南油气田公司上产500亿立方米的重点基建项目,旨在统筹天府气田简阳区块致密气外输,工程投运后,可为成都新增的一条保供通道。
工程线路涉及穿越生态核心保护区13.26千米、生态缓冲区8.19千米、生态游憩区7.17千米。此前,金堂—同安段有南北两个路由方案。北线方案采用开挖沟埋方式越岭,对植被破坏程度大;南线方案采用非开挖方式穿越山岭,对植被破坏程度小。绿色生态金不换,输气管理处毫不含糊:选择南线方案,最大限度保护好龙泉山森林公园。
远处白色系隧道口,附近绿意盎然
位于龙泉驿区山泉镇梨园村的响水滩山体穿越段,属核心保护区,其高陡坡构造,也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穿越工程分为平巷隧道和反井钻斜井施工新技术,为实现绿色施工,输气管理处首次采用悬臂式掘进法和反井钻技术,分别用于平巷隧道和斜井施工。
施行悬臂式掘进法和反井钻技术的设备,被输气人亲切地称为“穿山甲”。在平巷隧道开工后,这只“穿山甲”更是有效发挥了控制力强、扰动围岩小的特点,在3.8米的断面上挥动“手臂”,单次掘进可达0.6米,整个断面一天能掘进3米,仅用37天便行走96.4米,直达马头门。
平巷隧道悬臂掘进
反井钻斜井施工中,“穿山甲”再度发挥精度控制好、应对复杂地质工效高、绿色低碳环保等优势,沿着38度纵向坡度,将孔径0.22米的“手臂”,从地面向下穿行223.4米,至马头门与平巷隧道相连,然后换成0.28米的“手臂”扩大孔径,最后用“大手臂”由下至上一次反向扩孔至1.4米,山体穿越通道便大功告成了。
反井钻斜井施工
材料进场和废渣处理是重中之重。工程现场代表于操说,材料进场方式由集中堆料改为分批次拉运方式,大大缩减了材料存储及加工区域的面积。“穿山甲”直行和斜行后,留下约1900立方米的废渣,现场取消临时堆渣场,将废渣运往距离森林公园外20多公里外的一处堆渣场妥善管理,穿越通道贯通后,再将一部分废渣运回回填,斜井通道则采用注浆方式固定。施工现场几乎看不到任何废渣。
平巷隧道贯通
金堂—平桥输气管道工程现场执行经理田晨介绍,响水滩山体穿越若采用开挖沟埋方式越岭,需要开挖一条430米长、20米宽的施工场地,还要修建400余米长、宽5米的施工便道,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而该区域以成年乔木为主,每亩树木在130棵左右,采用平巷隧道和反井钻斜井技术,保护了2100棵树木。
管让树,人护树,管道建设者们在森林海洋里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
(范照明 聂华 罗晔 丁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