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阿坝典范 开局突破丨“高原明珠”马尔康:聚力“四气”写“新”篇

2025-08-27 15:00:5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初秋的梭磨河畔,夜幕初降,华灯璀璨。嘉缘桥上游人驻足拍照,嘉绒里街区人头攒动,刚建成的达尔玛公园里,老人们悠闲散步,孩子们追逐嬉戏。8月26日,记者在高原小城马尔康看到,一场关乎城市更新与活力提升的变革,正在这里渐次展开。

达尔玛公园(李洋 摄)

人气旺:老地方换新颜,烟火气扑面来

达尔玛公园,如今已成为马尔康市民休闲的首选之地。谁能想到,这片绿意盎然的公共空间,半年前还是挤满63户居民的危旧房区域,墙体开裂、管线老化、安全隐患突出,居民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消除安全风险的需求十分迫切。

马尔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梁杰泽郎介绍,政府迅速响应群众的改造诉求,工作人员提前3个月逐户上门沟通,针对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充分保障居民权益,5021万元征拆费用用于居民补偿、搬迁安置、过渡居住等,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作为达尔马街三角地带老旧街区改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块的公园化改造于今年5月4日启动,7月14日如期完工。改造中,铺设地下管网超1.6公里,恢复路面500平方米,同步新建4200平方米停车场(含84个车位、21个充电桩),还增设了公共卫生间与健身器材。昔日的危旧房地块,变成了功能齐全的休闲宝地。“公园一开放,附近居民几乎天天都要来,人气比以前旺多了。”梁杰泽郎说。

人气不仅聚集在公园。夜色中的嘉缘桥,将南北两岸的嘉绒朗玛与嘉绒里文旅板块串联起来,“这座桥不仅解决了出行问题,更带动了消费人流。”梁杰泽郎说。走进嘉绒里,灯火通明的街区里,咖啡馆、手工坊、特色小店热闹非凡,“周末和节假日,晚上十点还有不少人。”一位商户笑着说。

前不久,马尔康市举办的嘉绒锅庄节更是人气十足。活动吸引游客14.47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1.1亿元;10万人次群众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线上线下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城市的热情在歌舞声中得到最直观的展现。“锅庄节把人气聚拢起来,也让外界进一步看见了马尔康的魅力。”一位市民感慨。

嘉缘桥(马尔康市委宣传部供图)

商气浓:从街区热到乡村火,钱袋子鼓起来

人气的持续攀升,为马尔康市的商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从核心街区的消费热潮到乡村业态的创新突破,商气不断升温。

位于城郊的俄尔雅村,曾经的“城中村”经过打造成为“城中景”。

今年9月上旬村里的“嘉绒雅沁”民宿项目就要正式营业了。38间民宿将唐卡、藏绣等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既是住宿之所,更是文化体验空间。“我们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让村民以房屋、劳动力入股,享受经营分红、岗位工资和政策补贴三重收益。”运营方负责人冯宇欣介绍,项目已解决30余人本地就业,未来还将创造80个岗位,并带动藏药、唐卡、牦牛肉等农产品及手工艺产业链发展。

从核心街区的消费场景升级,到乡村“民宿+产业”的模式创新,马尔康市的商气不再是简单的人流聚集,而是形成了“游客带来消费—消费激活业态—业态反哺产业—产业惠及民生”的闭环,让发展活力真正扎根在城市肌理与乡村田野中。

“嘉绒雅沁”一角(李洋 摄)

文气足:锅庄舞里藏底蕴,诗歌声中显自信

商气背后离不开文气的滋养。

“文化是这座城市厚重的底色,必须让民族特色既能看得见、摸得着,也能成为推动发展的源泉。”马尔康市马尔康镇党委副书记龙军说,无论是嘉缘桥的锅庄舞、嘉绒雅沁的非遗体验,还是唐卡工坊,都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马尔康今年举行的“阿来诗歌季”共收到1280件作品、86个诵读视频和95首音乐诗歌,线上线下观众超过100万人次,让“诗歌马尔康”的名片更响亮。

文化的滋养与城市的规划同频共振,塑造了城市的精神气韵,勾勒出发展的硬核支撑。

“我们按照‘一核三组团、一轴七片区’的空间布局,统筹推进日瓦坝新区、俄尔雅片区和嘉绒风情街建设,目标就是把马尔康打造成独具魅力的高原明珠城。”马尔康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义春介绍,老城区是行政、文化、经济和旅游服务的核心;日瓦坝、卓克基、俄尔雅、英波洛等片区承担文旅发展和居住功能拓展使命;松岗和莫斯都则突出生态旅游和特色工业。“我们要让不同片区各展所长,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 蜕变,合理盘活城市空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名气涨:国际舞台秀风采,高原明珠被看见

马尔康市的名气正随着一系列特色活动与城市发展举措稳步上扬。

在2025马尔康嘉绒锅庄民俗传统系列活动中,“圈舞大赛”吸引了国际队伍参赛,将锅庄文化推向国际舞台;“阿来诗歌季”收到海内外众多投稿,在文学领域影响力逐渐增强 。

2025马尔康嘉绒锅庄民俗传统系列活动期间,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新闻稿件阅读量破3.5亿次,网络宣传也成效显著,融媒体产品曝光量达1.6亿次,全网总阅读量超5亿次。

此外,马尔康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卓克基土司官寨、红军长征遗迹等,也不断吸引着游客与创作者,让这座城市在旅游、文化领域的知名度持续提升,成为备受关注的高原明珠。

从街角的口袋公园,到城市间的文化地标;从民宿里的非遗工坊,到节庆上的全民欢舞……记者在马尔康市看到,这座高原小城正在以更新与创新,汇聚人气、激活商气、涵养文气、提升名气。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严易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