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 文/图)8月28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发布了《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对《条例》背景、意义、特色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发布会现场
为何要制定该《条例》?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慢性病已成为全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肥胖、近视等问题日益突出等。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符合我省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为爱国卫生和健康四川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共8章63条,主要包含了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推动健康服务多元化、强化“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等相关内容。据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建群介绍,《条例》具有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治理格局、完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注重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引导个人树立和践行主动健康理念等特色。其中,《条例》提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同时,《条例》还明确每年四月为健康四川活动月,集中组织开展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活动,并将建立健康信息发布与监测机制,向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权威的健康信息。
“《条例》符合四川实际,是一部很接地气的地方性法规!”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表示,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在《条例》的指导下,健全健康信息发布与监测机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为广大公众提供科学、准确、权威的健康信息。同时,建立健康城镇建设制度机制,持续做好病媒生物防制等爱国卫生工作,营造整洁、卫生、宜居的城乡环境,并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切实推进健康融入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