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茂密的核桃林间。“今年核桃结得比往年都好,个大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年。”8月28日,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海棠溪村村民余仕刚捧起一把新摘的核桃,笑容满面地说道。
近年来,广元市利州区坚定践行“1456”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四大产业”,大力推动核桃提质增效、油橄榄挂果攻坚、油茶拓展扩面、竹笋持续培优和林下种养精准提升“五大工程”,全力创建“省级林粮高质量发展县”。
林中聚“宝” 吹响振兴号角
站在海拔800米的林间观察台俯瞰,宝轮万亩核桃基地蔚为壮观,低改后的核桃林整齐挺拔。“我们实施了品种改良和水肥一体化管理,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区林业局工程师张忠荣指着长势良好的核桃树说,“今年,全区核桃干果产量预计4.4万吨。”
距离海棠溪村不到80公里的万亩龙脊山林业生态产品示范园区里,村民们穿梭在油茶树间,管理套种的茶叶、陈艾、赤菇等。“我们计划到2030年将油茶种植扩大到1万亩。”项目负责人陈兵介绍,“同时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开发茶油精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
在荣山镇油橄榄基地,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郁郁葱葱,枝头已经挂满了青果。技术人员正在检测土壤湿度,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管护。“我们推广‘科拉蒂’‘豆果’等良种,挂果率逐年提高。”基地负责人李小飞表示,下一步将引进培育橄榄油精深加工企业,开发养生、保健、美容等产品,打造林旅融合新业态。
林下生“财” 生态经济双赢
林下经济是利州森林粮库建设的一大亮点。在宝轮镇学工村森林药材基地,村民们正在林下采摘天麻。“林下种植中药材,既利用了空间,又提高了收入。”种植大户钟爱民笑着说,“我种了50余亩天麻,年收入能增加100余万元。”
目前,全区已有森林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2000亩,到2030年,面积将达到3万亩。同时,林菌种植和采集面积也将突破1万亩。
8月27日,金洞乡青峰村晨冉家庭农场里,一只只毛色鲜亮的土鸡,或在树梢休憩,或在草地追逐。脱温房里,农场主何天龙正忙着察看小鸡生长情况。
被老乡们戏称为“鸡司令”的何天龙,用时5年发展到年出栏土鸡1.6万羽、年销售额过百万元的生态养殖规模,将生态土鸡变成致富增收、乡村振兴的“金凤凰”。他表示,明年要改造提升直播电商基地,在市城区开一家土鸡品鉴馆,让“晨冉土鸡”彻底飞出大山,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据悉,到2030年,利州区林下养殖基地将突破4万亩,形成“林禽、林畜、林蜂”多元发展的养殖格局。
绿林旺“业” 三产融合利好
长期以来,利州区积极推进“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实施绿色生产推进、良种良法引领、设施装备提升等“六大”行动。
大石食品工业园龙洲园、紫阳农林企业生产车间里,核桃油、橄榄油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我们引进国内先进设备,开发核桃油、核桃乳、核桃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车间负责人李小飞说,“产品通过网络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此外,该区积极促进林业产业与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林业碳汇等有机整合,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在月坝康养旅游度假区,游客们可以在森林中漫步,体验采摘乐趣,学习林业知识。“这里空气好,环境美,还能带孩子认识各种植物。”成都游客陈芳提及月坝时赞不绝口。
夕阳西下,利州的林海在余晖中显得更加苍翠。在这片绿色沃土上,一座巨大的“森林粮库”正在崛起,它不仅带来了金山银山,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罗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