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营山:优质教育惠及城乡学生

2025-09-09 10:08:0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易陟校对:高艳责任编辑:杜静审核:杨璐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营山县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全要素保障、全领域审视、全方位激活”为工作抓手,持续以“贯通培养”提人才质量、以“特色发展”塑品牌优势、以“高效课堂”强教学实效,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营山县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会现场(郭明 摄)

培训赋能打造素质过硬教师队伍

“同学们,新学期已然开启,让我们一同学习‘开学第一课’。首先,我们必须重点关注安全问题……”9月1日,营山县木垭完全小学八年级教室里,蒲蕊老师带领学生开启新学期的学习之旅。

作为2024年毕业的公费师范生,如今的蒲蕊褪去了初登讲台时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娴熟。“刚入职时,我对教学工作感到既新鲜又迷茫。”蒲蕊回忆,幸运的是,县教师进修学校很快组织了新教师岗前培训,帮助她顺利进入工作角色。

蒲蕊介绍,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理念更新、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新课程标准解读等,还安排了县内优秀教师课堂观摩活动。在多方助力下,她从最初的手足无措逐渐得心应手,不仅出色完成入职汇报课,在校内新教师教学比拼中斩获佳绩,更在今年全县优质课展评中荣获二等奖。

营山县“师元”2024新教师培训(资料图)(县教师进修校供图)

“我们推行‘三主四段’培训模式,就是为了帮助新教师快速转变角色、实现成长。”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李如意介绍,该模式以县教师进修学校、片区教育督导组、新教师任职学校为三大主体,通过集中培训、网络研修、返岗实践、技能练测四个阶段,帮助新教师树立职业认同感、掌握教育核心理念与基本教学技能。

“此外,教师培训坚持‘全员、全学科、全覆盖’原则,覆盖县域内所有教师,每位教师每学年培训学分不低于72分。”李如意说。

从乡村学校的普通教师,到全县小学英语教学的“领头羊”,再到省级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营山县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华希望小学教师李丽10余年的成长历程,正是营山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生动缩影。

“当年小学英语教学刚起步时,如何让孩子爱上英语、让课堂更高效,是我每天都在琢磨的问题。”李丽回忆,就在她一筹莫展时,县教师进修学校推出的学科教师培训、种子教师培训、“十百千”名师工程培训、托底性帮扶项目(名教师)培训等系列活动,为她打开了新思路。

9月4日,王恋恋老师开启了新一学期的支教工作(郭明 摄)

一次次培训交流中,李丽不断汲取经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成为营山县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后,李丽更加忙碌。经过多年探索,她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提出“共创、共享、共成长”的小学英语教育理念,通过提升工作室成员业务能力,带动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高,助力全县小学英语教育质量升级。

“我们秉持研训一体化理念,以‘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为主要路径,创新开展国、省、市、县、校五级精准培训,按需施训,助力教师梯次成长、快速提升,有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李如意表示。

一校一品特色教育“百花齐放”

9月3日,营山县红光小学国防教育室内,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深入了解武器装备知识。

“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我们依托‘一室一墙一长廊’打造国防教育阵地,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红光小学校长王东介绍,“一室”即国防教育室,陈列各类装备模型与国防教育书籍,供学生参观、阅读;“一墙”是校园国防教育文化墙,传递国防教育理念;“一长廊”则是国防教育长廊,全面介绍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等。

“我们还开发了国防教育校本课程,编写了《国防教育学习读本》,定期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王东说,学校的3名退役士官负责国防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不仅分享从军经历,还承担军训任务、组织射击社团活动。

9月1日,营山县云凤小学一年级正式行课(郭明 摄)

“为提升国防教育效果,我们培养了专业国防教育教师,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潜移默化接受国防教育。”王东补充道。

据悉,红光小学不仅是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还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四川省象棋特色学校”。

营山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县域内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特色教育成果丰硕:云凤实验小学聚焦学生多元艺术培养,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同时因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授予“巴蜀课堂改革示范学校”称号;消水小学的棋类与书法教育在乡村学校中独具特色,成为“营山县棋类协会教育培训基地”“营山县书法家协会教育培训基地”;化育中学被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设立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校校有特色、校校有亮点。特色教育的差异化发展,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需求,实现了特色教育多样化、多元化目标。”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口帮扶均衡教育惠及城乡学子

9月4日清晨,营山县化育中学教师王恋恋早早来到回龙镇中学,开启新学期的支教工作。“支教既新鲜又有挑战,城乡学生阅历不同,对课堂节奏把控和教学方法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王恋恋说,这段经历让她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应对各类问题也愈发从容。

王恋恋是2023年营山县通过人才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如今她已成为营山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县名班主任工作室、营山县课改工作室成员。今年初,得知回龙镇中七年级教师紧缺,作为对口帮扶学校的教师,她主动请缨承担支教任务。

9月2日,营山县红光小学国防教育室里,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国防知识(郭明 摄)

“王恋恋的支教工作,是县城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学校辐射的一个缩影。”营山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开展的紧缺学科梯度支教活动,有效加大了对农村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扶持力度,缓解了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营山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营山县共选派69名县城学校教师赴乡镇学校支教,覆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支教教师在完成原学校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周固定1天到受援学校开展不少于4课时的教学工作,并为受援学校教师提供指导、培训。

如果说教师支教是为乡镇学校填补部分学科师资缺乏、弥补资源短板,那么营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发展,则是通过汇聚优质资源,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

“今年是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发展试点工作的第二年。”县教体局教育股股长冷文洲介绍,试点以3年为一个周期,按照“2+2+N”(2所县城名校+2所城区学校+N所农村学校)模式组建县域校际发展联盟体,开展联盟办学。

“希望中学、金华希望小学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学校管理方法、高效的教师发展策略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指导我们开展教育教研,构建了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一体化体系,形成了‘业务互帮、优势互补、管理互促’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学水平。”木顶小学校长李松林说,领航学校的帮扶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解决了多年来的发展难题。

据了解,目前营山县已组建以云凤小学、化育中学等为领航学校的校际发展联盟体9个,带动城北实验学校、城关中学、木顶小学等45所学校参与。联盟内学校通过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养、文化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共研共建,健全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机制,提升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大力实施‘四早工程’和‘五大行动’,启动‘网链共享计划’,依托‘三名工程’‘国培省培’助力教师成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以务实举措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推动全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营山县教体局局长何继东表示。

(郭明 伍媛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国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