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阿坝讯(记者 严易程 文/图)马尔康作为长征精神重要承载地、嘉绒文化腹心地、生态资源富集地、州府要素汇聚地,文旅如何破局出圈,打造成为阿坝州文旅融合马尔康标杆?9月11日,中共马尔康市委三届九次全体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接下来,马尔康市将努力打造具有生态文明、嘉绒风情、红色育人、康养游憩、科考研学、州府风范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会议现场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马尔康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必将在新的征程中绽放更加靓丽的光彩。”会上,阿坝州副州长、马尔康市委书记朱锐信心十足。
马尔康市明确发展目标:到2027年,引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文旅链主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标志性文旅融合业态,全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成势见效。到2030年,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幸福锅庄城·诗歌马尔康”城市IP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初步建成。
西索民居(左)和卓克基土司官寨(右)
具体如何实现?马尔康市将以“游客思维”聚人气,构建“景城一体、主客共享”宜居宜游新空间,以“产业思维”汇商气,打造民生互惠、可持续的产业业态,以“产品思维”提文气,育特色文旅融合产品,以“开放思维”响名气,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合作,以“富民思维”强底气,助力群众就业增收,共享发展红利。并注重市场供给,构建近者悦、远者来,“全域皆风景、四季皆可游”的良好环境,提升城市服务和旅游景区管理智慧化水平,培育亲子游乐、银发旅游、户外探险等特色线路,聚力景区带动,一体规划布局景区、城区、镇区、园区,精心打造高原河谷自驾、嘉绒风情体验、红色文化育人、民宿休闲康养、文博科考研学、城市赛事会客等主题线路,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城文旅、农文旅、科文旅等深度融合,促进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商务、赛事等业态跨界互动共生,擦亮“幸福锅庄城·诗歌马尔康”城市IP。
夏繁基地内盛开的油菜花
同时,还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沉浸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文博旅游、运动旅游等。其中,生态旅游将谋划构建“内畅外联、快进慢游”综合交通走廊,推出自然疗愈主题游线路、文化探秘主题游线路、红色记忆主题游线路以及激情漂流、亲子自然课堂等特色生态体验项目,打造梭磨河流域生态旅游文化景观带,稳步推进雪马山景区建设,规划实施双江口库区高峡平湖、日部九大海、梭磨峡谷、嘉绒赛马山、草登宝岩温泉等新景点开发建设;沉浸旅游将依托景区、街区、场馆、基地等旅游空间,因地制宜植入非遗展示、非遗工坊、非遗体验基地等,建设一批非遗传承体验空间和非遗集市,开发刺绣、唐卡、藏香、服饰、银饰等文创产品,培育嘉绒民俗文化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化活动空间转化为互动体验空间;红色旅游将优化提升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胡底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和婆雍古道、卓木碉会议旧址、马塘战役遗址保护利用,延伸《天宝》《尘埃落定》等红色影视作品产业链条,打响红色文创品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学术交流平台,推出“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吃红军饭、扬红军魂”红色品牌线路;康养旅游将打造田园观光、休闲采摘、农耕体验、森工记忆等新业态,高质量培育森林康养、温泉养生、食药康养和中藏医药浴等康养产业,打造康养马尔康游憩胜地,实现“民宿发展+特产销售+生态保护”共赢目标;文博旅游将以阿坝州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馆为支撑,高标准实施脚木足乡孔龙村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开发主题研学课程与线路,并以夏繁研学基地为依托,推出“农业科普+生态康养+农耕体验”等多主题研学课程,以尘埃落定文化旅游城项目为载体,推动演艺项目进入景区景点、星级酒店、文化街区等游客聚集区域,营造沉浸式消费场景;运动旅游将整合红色文化、嘉绒文化、土司文化等文化印记,积极融入全州冰雪旅游发展格局,有机串联冰雪运动、自然观光与温泉康养等要素,规划推进昌列山冰雪运动、大藏雪景观光、赛马山雪山徒步等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培育滑雪、露营、徒步、度假等多元业态,打造区域冰雪运动旅游IP。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夯实文旅要素保障,马尔康市还将优化旅游综合执法体系,搭建统一高效的执法监督、投诉处理和舆情监测平台,深入实施文旅市场主体培优育强计划,制定落实支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若干政策,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适旅化改造,完善文旅功能配套,提升智慧文旅服务水平,建设全市旅游智慧管理平台,推行“落地租车、异地还车”模式,推广运用“一部手机游阿坝”“一码游马尔康”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