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秋意渐浓的岷东新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的建设工地上,最后一批脚手架正在有序拆除,数十万平方米的楼宇集群间,施工人员正忙着调试各项工程系统,绿化队伍在草坪上铺设最后一批草皮——这座从岷东新区土地上崛起的“双一流”校区,已于近日正式交付使用。
从一纸蓝图到矗立大地的城市地标,眉山用实干与创新,圆了百万人民期盼已久的“双一流”梦想,更在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规划图上,写下了“开放兴市”“品质立市”的铿锵注脚。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鸟瞰图
据悉,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作为省、市重点项目,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分A区、B区建设前后推进,包括东坡书院、图书馆、体育馆、智慧水利工程大楼、智慧能源研究大楼、新材料研究大楼等20余栋单体建筑。
以战略魄力擘画“眉山速度”
2022年初冬,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正式启动之时,岷东新区这片丘陵坡地还只是当地人眼中的“待开发区域”。谁能想到,短短两年后,这里会崛起一座百年学府的新校区!这份奇迹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战略定力。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一角
推动建设,注定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眉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统筹协调下,项目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眉山速度”。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眉山投控集团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效落实“国企投资+政府支持”模式,打造与川大眉山校区管委会、东坡区政府、岷东管委会等“多方协同生态”。其中,川大眉山校区管委会同步搭建“双线调度平台”,实现项目全周期动态管控;东坡区政府建立“挂图作战+专班攻坚”机制,市、区两级政府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岷东新区管委会从手续审批到施工保障实行全周期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日清日结、服务24小时在线,高效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
同时,在集团内部组建了项目攻坚专项小组,建立“指挥部统筹决策—驻场专班动态督导—突击队定点攻坚”三级管控机制,面对多工种交叉作业与工期紧张双重挑战,项目上采取“三班倒”的施工方式,高峰时期,数千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与速度“双线并进”。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夜景
跨部门协同作战是项目推进的一大法宝,高效解决了高压供电、污水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题。
政策的精准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项目推进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在短短20个月内完成建设。
用匠心品质打造“百年工程”
作为项目一期的业主方和建设主力军,眉山投控集团用国企担当与匠心精神,为这座百年学府发展注入“新动能”。设计方案“再深一度”,反复与设计单位沟通,多次开展设计图纸优化,针对校区总平面、各单体建筑造型、内部功能、钢结构网架提升及绿色低碳等关键指标逐一调整细化,确保功能布局、人文景观、智慧校园深度融合;施工质量“严控一毫”,依托多级管控与24小时轮班驻场机制,采取五方责任主体自检、第三方公司飞检、四川大学专业团队复检等方式强化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家具遴选“严选一分”,坚持“绿色、安全、耐用”标准,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全面把控从原材进场检验、成品下线、运输安装、空气环境检测等每一个环节,所有家具进场前须通过甲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等7项指标抽检,不合格批次一律退场;环保标准“再高一格”,明确绿色设计目标与实施路径,采用新型脚手架、节能材料,科学设置三级沉淀池、车辆立体冲洗装置、降噪屏及多种喷淋系统等,严把“绿色施工”关,确保绿色施工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保障了重大科研项目的实验空间。
智慧能源研究大楼
为了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瓶颈,眉山投控集团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发挥AAA信用评级优势,并创新运用基金工具,为项目建设和校区未来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用奋斗身影点亮“城市梦想”
自2022年12月项目启动以来,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2023年9月,A区首批建筑破土动工;2023年12月,A区主楼、北食堂率先封顶,拉开了主体建设的序幕;2024年2月,A区5幢主体建筑全面封顶;2025年7月,定制家具开始生产安装。这座承载着眉山“双一流”大学梦想的校园,正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而这,凝聚着众多建设者的心血!
55岁的万永康是项目上的一名水泥工人,作为最早进场的建设者之一,他如今看着这崭新的校园,眼角泛起丝丝泪光。“刚来时这里还是荒坡,下雨就成泥潭,挖机陷进去得用吊车拖。”他记得去年冬天在5米高的钢架上灌浆,寒风像刀子一样割脸,手冻得失去知觉,就用体温焐热后继续作业。“累到极致时,躺在工棚里就能睡着,但一想到娃娃们以后在这里读书,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新材料研究大楼
前几天校区试灯时,万永康给家人打去视频通话,当镜头扫过灯火通明的楼体时,通话那头传来激动的声音:“这楼建的太好了!”那一刻,万永康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骄傲与自豪。万永康的故事,是数千建设者的缩影,正是这些平凡建设者的坚守,让钢筋水泥有了温度,让宏伟蓝图照进现实。
校区建设不仅凝聚了建设者的汗水,更牵动着百万眉山人民的心。市民们按照附近交通标识有序绕行,通过打卡、晒图等方式关注建设进展,在评论区写下“眉山加油”“期待,以后眉山也有川大校区了”等,这座学府承载的期望,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
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站在校区高处远眺,眉山城区与四川天府新区的轮廓在天际线交融。这座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带的城市,正以川大眉山校区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市校双方共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度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眉山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为重要的是,“眉山校区的建成是践行教育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校地融合’、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战略举措对于眉山有着深远意义,“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的建设是全市打造高端人才平台的重要一步,将成为眉山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高地。”眉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强调。
在此背景下,眉山投控集团负责人表示:“川大眉山校区是‘基金+人才+平台’模式的成功实践。随着校区的投用,这种‘科教+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将更加成熟,为眉山构建‘兴产聚人’生态链提供强大支撑。”
在校区带动下,岷东新区正加速蝶变。目前,岷东新区已引进并建设了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四川工商学院、东辰学校、冠城学校等多所知名学校,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教育生态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金秋九月,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与汗水的智慧学府,这座承载着城市未来的创新高地,正以崭新的姿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眉山篇章注入全新的动能,助力眉山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李政昔 彭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