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足球协会获悉,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川超”)将于9月20日拉开帷幕。比赛将在四大赛区举行,其中眉山市仁寿县体育场成为川西赛区眉山队的主场地,届时将呈现精彩赛事。
缘何成为赛事优选地?如何解锁城市与体育双向奔赴“密码”?仁寿县给出“优质赛事筑基、完善基建护航、文旅资源赋能、政策全民协同”的答卷,既凭借专业组织吸引高端赛事落地,又以赛事为纽带激活消费、擦亮城市名片,实现“赛事选仁寿、仁寿因赛兴”的良性循环。
专业服务 打造优质赛事体验
仁寿县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向来以精心筹备和优质服务著称。
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仁马”)自2017年创办以来,历经八届打磨,成功升级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为办好高水平赛事,仁寿县多方发力,严选赛道提前规划交通线路,赛事当天安排警力保障通行;沿赛道密集布局医疗站、配备AED与保障人员守护选手安全;招募上千名志愿者负责指引、补给等服务,还设置特色美食补给站,兼顾保障与体验……
“每个环节都组织得很好。”在2025“仁马”结束后,前奥组委竞赛总管、世界田联技术代表Brian Roe说:“在县城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所有人都充满了激情,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这是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的特色,也是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成功的原因。”
仔细分析这场赛事不难发现,它还充分满足了不同选手的需求。比如,竞技型选手看重赛事级别、积分认证,而“仁马”作为白金标赛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参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实力、争夺荣誉的绝佳平台;体验型选手更关注赛事服务、环境、美食等方面,仁寿特意用赛道串联起城市湿地公园、中央水体公园、长平文化水街等多个景点,让选手们在奔跑中感受城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享受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便民延伸 把运动空间建在群众“家门口”
赛事选择一座城市,不仅要看“专业高度”,更要看“民生温度”。毕竟,一场赛事的影响力,终究要落在市民日常的运动体验里,要融入城市生活的烟火气中。
在仁寿县,运动配套设施早已突破“大型场馆”的局限,出现在社区、公园、乡镇的一个个角落。
目前,该县已建成体育公园15个。公园内配套有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健身步道等体育场地,每年服务群众约200万人次。这些公园不仅是运动的场所,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仁寿县禾加镇五龙山的桐花谷,游客正在赏花游玩
同时,仁寿县还充分利用零星地块、边角地块等,合理规划空间,建设小型健身广场、“口袋”公园等,配备不同健身器材,打造“15分钟健身圈”,方便群众锻炼。此外,通过“一镇(乡)一园”工程,该县大力推进乡镇体育公园建设,现已建成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体育公园,配套体育设施,提速“全民健身圈”,让全县群众轻松健身。
而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仁寿县体育中心项目,更是令人期待。该项目规划建设篮球馆、恒温游泳馆、羽乒综合馆、专业健身房等现代化室内场馆,建设室外标准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同时配套了完善的服务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仁寿县新地标,极大地提升当地的体育硬件水平,为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赛事赋能 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仁寿县巧借赛事平台机遇,积极探索文体旅融合新路径,成效显著。
每年“仁马”赛事,都会吸引大批外地选手与游客,他们在参赛之余游览仁寿景点、品尝特色美食,直接带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业态消费增长。为深化融合发展,仁寿县还着力打造“跟着赛事游仁寿”体旅品牌:一方面持续举办蓼叶山滑翔伞定点邀请赛、黑龙滩环湖自行车赛、五龙山登山徒步赛等特色赛事;另一方面培育滑翔伞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等,进一步推动体育与健康、旅游、文化、娱乐、养老、信息等产业跨界融合,延伸体育产业链条,为当地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流光溢彩的仁寿县城西栖里商业街
从深耕“仁马”到承接“川超”赛事,再到培育多元特色体育IP,仁寿县与体育赛事的缘分,早已从“办好一场赛”延伸为“激活一座城”。
如今,优质的赛事保障能力、普惠的民生运动空间、亮眼的文体旅融合成效,不仅让仁寿县成为川内乃至全国赛事落地的优选之地,更让体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鲜活动能。未来,随着体育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完善、赛事品牌的持续升级,仁寿县将在体育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跑出更快的“加速度”。
(刘润红 潘帅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