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日,一批从东部地区发运的建材货物在重庆万州港中转后,搭乘火车抵达达州市通川区,直接配送至本地建筑企业手中。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前走公路加水运要近一个月,现在铁水联运可节约3至5天时间,物流成本还降了40%。”这样提速降本的物流体验,已成为通川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近年来,通川区依托达州中心城区区位优势,以“三向班列”为核心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全面激活现代物流服务对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向东经万州港贯通长江水道,向南借北部湾连接出海通道,向西通过成都青白江区接入中欧班列网络。三条铁路大动脉的畅通,使得传统公水联运时效提升15至20天,物流成本降低30%至50%。
中国供销西南冷链达州基地(孙伟 摄)
“通川区的通道优势正在转化为合作优势。”通川区口岸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联盟、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通川已与万州、开州形成铁路——水运枢纽联动格局,并与广西防城港在粮油、建材、冷链物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今年1月至6月,通川发出及到达的“东向、南向、西向”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50列,实现物流贸易额7.8亿元。
越来越密的物流网络,正吸引更多产业资源向通川聚集。目前全区已形成碳黑、化肥、建材等多个区域性集散中心,四川双龙物流园、中国供销西南冷链达州基地、佳吉和蒲家铁路专用线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相继落地。据统计,通川区年组货量已达7000万吨,货物总值超过10亿元;近年来新落户物流项目10余个,总投资超过110亿元。
“物流的通达性直接决定了产业的辐射半径。”相关专家分析认为,通川通过构建高效物流体系,不仅显著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更逐步成为川东北地区联通全国、衔接国际的重要物流组织中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明 谭楚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