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产业 >新闻详情

川商“星”势力①|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三大“种子选手”实现“芯”突围

2025-09-17 12:06:38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易陟审核:张瑞灵

开栏语:

时代浪潮,奔涌不息。于变局中开新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今日之四川,新质生产力澎湃涌动,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今日之川商,聚力谋创新动能强劲,新赛道之上其兴可待、其业必成。

未来大会是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七大机构、三大证券交易所创设的活动,定位四川科技名片、新经济与未来经济“风向标”,旨在打造一个为广大川商及中小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智慧分享平台。

2020年创办至今,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自“未来之星”计划推出以来,累计吸引超千家创新型企业参与,有勇立潮头的创新创业先锋,也有锐意进取的传统转型典范,更有一往无前的科技突破力量。如今,一股股蓬勃的“星”势力正汇聚成光,闪耀天府。

2025(第六届)未来大会即将在成都双流启幕。即日起,四川经济日报联合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推出系列报道,回访历届“未来之星”,看创新川商如何点亮产业赛道,观智造变革如何重塑竞争格局。

以“星”之光,照未来之路。敬请关注!

距离2025(第六届)未来大会召开还有一周,英诺达(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琦回想起去年站上“未来之星”舞台的那一刻,眼中依然有光。“这份荣誉是认可,更是鞭策。它时刻提醒我们,国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突破之路,虽远必达!”

芯片是信息时代的“粮食”,而EDA工具则是“种粮”的关键。长期以来,国内EDA市场几乎被国际巨头垄断。作为国内布局低功耗设计全流程及静态验证全流程的EDA企业,英诺达正以技术创新打破这一僵局。

以2022年发布的低功耗设计检查工具为例,英诺达凭借多线程并发执行技术,将效率提升至竞品的5—10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英诺达打造出的硬件仿真加速云平台,总仿真容量达80亿门以上。“该平台不仅为客户节省了大量固定资产投入,还通过自主研发的流程将验证周期缩短60%以上,成为连接芯片设计与验证的‘快车道’。”王琦说。

 图片1.png

位于成都市的英诺达硬件仿真加速云机房

好消息不断。去年以来,英诺达新推出两款静态验证工具和一款功耗优化工具,填补了国产EDA在该领域的空白。截至目前,公司已获56项发明专利,在EDA工具、数据库、电路功耗等领域构建起坚实技术壁垒。自2021年起,已连续四年实现业务增长,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56%。

不仅在芯片设计工具领域,工业智能质检赛道上同样有川商身影。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高端装备提供商,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自动缺陷检测与分类系统(ADC),凭借核心专利技术,已实现ADC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显著降低了国内制造企业导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首,尤其在面板细分领域占有率超过80%,已服务京东方、天马微电子等上百家制造行业标杆企业。

图片2.png

数之联追光AI—AOI智能外观缺陷检测设备

根据该系统实际应用效果,以累计部署1000余个工厂站点为例,平均为每个工厂节约80%的检测人力。仅以25个工厂计算,年节约人力成本就高达1.44亿元。

更令人振奋的是,该技术经评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缺陷分类与判定等方面甚至实现“国际领先”。数之联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设备还出口至墨西哥、斯洛文尼亚、泰国等地,成为中国工业AI出海的一张新名片。

 在高精尖的量子科技赛道,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深入开展量子计算测控电子学的全链条解决方案研发,成功构建了“系统—芯片—软件”多端核心竞争力。2024年以来,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研发了大规模量子计算系统整机集成验证的快速反馈测控系统;中性原子/离子阱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岷江测控软件系统高效率实现量子芯片表征;“蜀山”系列低温量子计算测控芯片组实现了低温4K工况下,对量子比特进行高保真度、高灵活性的量子态操纵和读取……系列重磅成果密集落地,中微达信正以“四川力量”加速推动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图片3.png

快速反馈测控系统、“蜀山”测控芯片组

无论是英诺达在EDA领域的攻坚,还是数之联在工业质检领域的突破,抑或是中微达信在量子测控领域的领航,三家川企虽处于不同细分领域,却共同实现了国内关键技术从“0”到“1”的空白填补,展现出川商不惧国际竞争、坚持自主创新的精神特质。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不再受制于人的技术底气,是一颗颗跳动着的“中国芯”。

(李一)

(图片由被采访对象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