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记者 李洋 闫新宇 文/图)9月17日,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开幕式现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发布《中国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十大标准研究成果》。此次发布聚焦风电、水电、特高压直流、电力保护与控制、低压成套、绿色物流、直流用电、生命周期评价、重型燃机材料、海洋能等关键赛道,为我国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成体系的国际标准支撑。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十大标准研究成果均是由我国牵头或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面向国际统一规则与新兴应用场景,为全球相关领域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和评价规则。
十大标准研究成果发布现场
其中,在风电领域,由中国牵头编制《2024—2025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的设计要求》国际标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国和应用市场。该标准涵盖发电机设计及验证方法、运行维护指导、安全及绿色设计等内容,为通过变流器并网的发电机设计提供基本要求和指导。
在水电及储能调控层面,由我国牵头编制《水电站联合控制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系统规范了水电站、梯级电站群及抽水蓄能电站的联合控制功能,包括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等关键要求。打破了全球水电控制领域长期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推动水电行业向智能化、协同化转型。
围绕特高压直流关键装备,我国专家牵头编制《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直流断路器、直流转换开关》国际标准。依托张北柔直、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等重大工程经验,由中、德、美、法、意、日、挪、西等多国专家历时5年协同完成,为全球高压直流开关设备确立统一技术规范。
面向智能电网与继保,由我国牵头编制《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16—2部分 二进制输入/输出智能电子设备(BIOI)的要求》国际标准。基于IEC 61850实现保护装置与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互联互通,支撑高比例清洁能源并网的安全与效率。
在装备智能化与绿色制造方面,《智能型成套设备附加要求》国际标准由中国牵头编制并联合多国提出,实现了中国在低压成套领域主导国际项目制定“零的突破”,并首次前瞻性地将智能化元素引入低压成套设备国际标准领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智慧绿色物流方向,全球首个由中国主导编制《电气运输设备 载物电气运输设备移动性能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发布,统一了无人配送车等载物电气运输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降低跨国认证成本。
面向直流用电终端,由我国牵头编制《家用和类似用途直流插头插座通用要求、标准活页和量规》国际标准发布。这是全球首次针对家用和类似用途直流插头插座编制的国际标准。针对建筑领域电力消费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最后一米”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国际标准对电弧防护、材料阻燃、温升、使用寿命等多方面提出技术要求,进而为建筑领域实现电力消费端和直流微电网之间的安全电力传输提供保障。
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由我国牵头编制《用于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种类规则》国际标准。作为“横向标准”,该标准将用于指导整个IEC构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助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推动全球环保规则公平化。
面向能源动力核心材料与海洋新能源,由我国牵头编制《重型燃气轮机用大型铸锻件系列 高温合金模锻件、铸钢件、钢质自由锻件标准》国际标准,填补我国在大型铸锻件材料标准方面的空白,夯实重型燃机产业材料体系与供应保障能力。
此外,聚焦小/微型海洋能装置研发,由我国牵头编制的《小/微波浪能转换设备研发导则》国际标准也正式亮相,服务海洋观测与海上导航供电,推动海洋能低成本商业化与产业链形成。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发布的十项国际标准研究成果既回应了新能源大规模消纳、特高压直流外送、智能电网互操作、低碳产品评价等共性需求,也在无人配送、直流终端、海洋能等新兴领域抢占了标准制高点,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奠定规则基础。
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清洁能源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国际协同合作,以标准创新驱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