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妈妈,你看,书上有蜱虫的图片。”刚上二年级的润宝给我展示他新得的绘本。
蜱虫?我凑过头,突然想起发生在一个夏夜,惊动了全家的旧事。
还记得那只蜱虫吗?我问儿子。他闪亮着眼睛,然后哈哈笑了起来。
那是四年前,风裹着桂花香往衣领里钻,刚走出地铁站的我,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
母亲急促的呼吸从电话那头传来,背景里混着孩子的哭泣,她说,刚发现润宝右边脖子上,有个黑黢黢的东西,贴着皮肤,还扯着几根丝线,会不会就是你们之前说的蜱虫?
蜱虫!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我望着家的方向,喉间发紧。白天刷到的视频突然在眼前闪现:深褐色的虫体半埋在皮肤里,八条腿像小爪子似的趴着,评论区有人说“被咬了会发烧”,有人甚至提到“ICU”。我捏着手机的手开始发抖,路口的红绿灯有些看不真切,只知道尽快往家冲。
电梯门打开的瞬间,我听见客厅里润宝的哭声。母亲蹲在地上,手里捏着纸巾,指节发白,却不敢碰他的脖子。我也叫母亲别动它,并冲过去跪在地毯上,那只黑色的“虫子”贴在润宝皮肤上,几根丝线由虫体伸出,粘在孩子的皮肤上。
润宝攥着我的袖子,眼泪吧嗒吧嗒掉在我手背上,小脸泪迹斑斑,鼻尖红红,断断续续地说:“妈妈……婆婆说,有虫虫咬我了……”
我盯着那团黑物,感觉胳膊和后颈的汗毛竖了起来——它还在动!随着孩子的抽泣,“虫子”边缘也微微起伏,像在吮吸什么,丝线被扯得笔直,却始终没脱离皮肤。
母亲颤巍巍说,这种虫子,她从未见过。下午她带润宝在楼下玩,润宝钻到草丛里去玩了一会儿……母亲的声音越来越轻,好似自责自己没带好孩子。我凑近看了看,又想起视频里说“不能硬拔”,随着我的靠近,润宝缩了下脖子,哭着问我,虫子会不会爬到他耳朵里去?
“去医院吧。”爱人在旁边作出决定,车子穿透夜色时,润宝已经哭累了,趴在我肩上休息,偶尔抽一下鼻子,他掌心的汗浸湿了我的T恤。
急诊室里的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省医院“急诊”的电子屏上跳动着病人的姓名和编号,医生的白大褂上飘来淡淡的碘伏味,他凑近看了又看,伸手要掀润宝的衣领,又顿住,转头问我孩子最近有没有去草丛玩,这是外科医生的职业习惯:先排除外伤,再考虑虫咬。
得到树林和草丛都去过后,医生皱着眉说:“不像蜱虫。”他说,蜱虫吸血时口器会扎进皮肤,像钉钉子一样,这东西黏黏的,倒像是……植物种子。
种子?我愣住,可它会动啊!
一旁作记录的年轻护士说,有些种子上有黏液,上周有个家长拿蒲公英种子当蜱虫,最后发现是孩子玩植物标本粘的。慎重起见,医生说不然你们去华西医院再看看。
我们又赶去华西医院,几个医生轮流观察后摇头说,没见过这种虫子,提出建议,去旁边的儿童医院,结果依然是没见过。叫我们留下,先观察,万一是蜱虫,硬拔反而危险。
无奈的我们坐在大厅的塑料椅上,润宝蜷坐在我腿上,微微抖动的睫毛湿漉漉的。
我仔细查看他后颈的“虫子”,突然发现那几根丝线有一两根离皮肤远了些,像要脱落。紧张之余,我又凑近观察——这“虫子”实在不像虫子:虫体光滑,看不到五官,只有几道简单干瘪的纹路,顶端有个小小的凸起,倒像颗被压扁的橄榄。
我拽了拽爱人的袖子,“它好像没动,是不是已经死了?”他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又擦,又眯起眼凑近,说,这确实不太像虫子。
火龙果!我猛然想起,母亲说,今天下午给孩子吃了红心火龙果的。难道是火龙果的籽?我把这一想法告诉爱人,并试着从“虫子”脱落丝线处将其轻轻翘起取下,然后在指尖碾碎,看着青白色的内里,我和爱人都哑然失笑。润宝仰起脸,指着我手上破碎的火龙果种子问我,“虫子死了吗?它为什么要粘在我身上?”
我蹲下来和润宝平视,掏出手机查资料:原来火龙果的种子外面包裹着黏液,是为了粘在鸟类或哺乳动物的皮毛上,借助它们的移动传播到其他地方。润宝下午吃了火龙果,种子就偷偷爬到了他的脖子上——这是大自然的“搭便车”魔法。
润宝闪亮着眼睛问,那种子会开出火龙果花吗?
“会的。”爱人笑着说,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汽车玩具,“等它开花了,我们就用这个小车带它去晒太阳。”
回家的路上,润宝趴在爸爸肩头,嘟囔着,“虫子变成了火龙果种子。”
夜风里飘来桂花香,甜得发腻。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常说“桂花香里藏着秋天的礼物”。此刻的我,捧着润宝温热的小手,闻着他发梢的奶香味,终于明白:所谓“虚惊”,不过是生活在提醒我们——那些让我们紧张的“未知”,可能藏着最珍贵的礼物。
月光透过纱窗,静静地铺满了房间。这个原本忙乱的夜晚,渐渐慢了下来:外科医生的白大褂、母亲紧张到僵硬的手指、看了一半的蜱虫科普视频……原来,生活从不刻意制造惊心动魄。真正的动人,往往藏在“误把种子当虫子”的乌龙里,藏在“一起种种子”的约定里,也藏在今夜浓郁香甜的桂花香里——那是平凡日子中的一点侥幸,是虫鸣犬吠间的一份安宁,是我们和孩子共同经历的又一场温柔的“劫”。
这场“劫”教会我们的,远不止“如何区分蜱虫和种子”。它教会我:作为父母,不必永远正确,但要和孩子一起,用好奇的眼睛看世界,用温暖的双手接住每一份“意外的礼物”;它教会润宝:害怕时可以哭,但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把“虫子”变成“种子”,把“慌乱”变成“期待”。
这,或许就是生活最珍贵的模样。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