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9月24日,全国“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走进五粮液集团采风,通过参观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安乐泉、鹏程广场等标志性景点,深入世界最大单体酿酒车间了解工人酿酒技艺,探寻千年酒韵中流淌的匠心传承,感受中国白酒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时代活力。
“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走进五粮液采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耕夫是第三次到五粮液采风,每次来到五粮液,感觉都不一样。此次与“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踏蜀山云气,溯长江浪痕,访酒都,品五粮琼浆,激发了他的思绪,当天便用诗记录下他参观五粮液的深切感受,“十里酒城蒸霞霭,千年窖泥蕴玄黄。五粮液之园,甑锅列若青铜甲胄;老窖池之畔,曲蘖垒如赤玉昆仑。拾级而望,穹顶悬日月之辉;俯瓮以窥,糟醪涌琥珀之光。匠人赤臂挥锨,恍若捣星炼汞;云甑流珠倾瀑,直教润肺涤魂。乃知水火相济,刚柔并蓄;阴阳调和,甘冽兼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刘文艳有着同样的感触,她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之前,五粮液给人足够想象,来之后感觉震撼。五粮液的酿酒精神、文化、工艺、成就,值得作家好好书写。”
规模宏大的五粮液生态酿酒基地
江苏作协《雨花》原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原副会长姜琍敏踏入全球最大的单体酿酒车间——五粮液523车间,那气势恢宏的生产场景,给他很大震撼。他感叹地说,谁知杯中酒?这绝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酿酒本质的体现,是五粮液酒厂精神内核的象征。五粮液能走到今天,必有独门秘籍,除工艺之外,还有他的精气神。酒赋予了文人创作的灵感与激情,作为文人,该如何回馈酒?姜琍敏说,要抛开现象,直达五粮液的精气神,去挖掘、升华和扬名他的本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天津文学》杂志主编张映勤曾走过许多酒乡、酒镇,但此次循着酒香来到宜宾,他感觉,宜宾是酒都,仅五粮液生态酿酒园区规划面积就有18平方公里,在古代相当于两座城市规模。张映勤说,“宜宾这座城市和五粮液息息相关,五粮液也和当地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步入五粮液,工坊规模之宏大,环境之整洁,给人很强视觉冲击。通过采风,会发现,一杯酒不再是粮食发酵的普通液体,而是一本充满内容,好看耐读,能启人心智的书。”
“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前往五粮液安乐泉参观
“在世界上,或许只要懂中文,就知道五粮液。四川有多少山,就有多少酒厂,四川河有多少水,就生产多少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许泽夫富有诗意地说,如果说四川的山河构造了一个美酒皇冠,那么五粮液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五粮液车间里散发出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让人难忘,五粮液不计成本,坚守传统工艺酿造美酒的精神,让人看到中华老字号的迷人魅力和希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张华北参观完五粮液后,觉得五粮液历史文化悠久,企业规模宏大,产品品质一流,是中国白酒企业发展的典范,体现了中国酒文化传承的最高水平。从千年的历史走来的五粮液,正开拓进取,走向新的千年。他说,优秀作家要关注优秀企业,用最好的文字书写时代先锋企业。
“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参观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作家协会主席闫善华从遥远的大兴安岭来到宜宾,走过千里只为与五粮液相遇。她说,参观五粮液后,惊讶,全球最大的单体车间;震撼,五粮液人创造的效益;敬重,五粮液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家国情怀。
中国散文学会理事、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会长黄彩梅来到五粮液,一踏入车间,就感受到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她说,五粮液酒是世界上率先采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的美酒。走进五粮液窖池,随着讲解员的声音,仿佛让人瞬间穿越到数百年前的明代、清代;窖池里的酒粮、酒糟在默默耕耘发酵,仿佛能听见微生物与酿酒师傅对话私语。或许真正的传承,就是让历史活在当下。
“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走进五粮液交流座谈
“参观五粮液,给人很深感受,酒是水参与酿成的,但酒本身是“火”,水火原本不相容,但在酒里,水和火却做到了相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酒的智慧让人看到,再大矛盾都有可能协调统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党支部书记、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张人士说,写文章,就像酿酒,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家创作需要素材,犹如工匠酿酒需要粮食;作家辛苦创作过程,犹如酿酒师铲糟烤酒;作家修改打磨文章,犹如勾调师精心勾调人间至味。此次,组织全国多个省市的十余位“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走进五粮液,也是作家采风,学习写作的过程。酿酒,是工人血汗结出的硕果,文章,是作家感悟生活而创的作品,二者均沾着人气,有了人气,酒和文章,就有血有肉鲜活起来。他希望作家写文章,要学习五粮液精益求精酿好酒的精神,以好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波)
(图片由五粮液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