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记者刘金蓉 文/图)9月27日,2025年三星堆论坛在德阳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及2025年度“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与遗产保护”专项课题,为全球学界和公众提供了了解三星堆文明的重要窗口,将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三星堆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课题发布现场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冉宏林介绍了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他表示,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已基本廓清城址空间结构,明确了祭祀区、玉石器作坊区等关键功能区分布。权威机构联合测定显示,多个祭祀坑的埋藏年代被精确锁定在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之间,属于商代晚期,为构建遗址的精细年代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还揭示,三星堆先民已掌握一套以分铸法为核心,融合浑铸、锻造的独特青铜器铸造技术体系。其中,“芯骨—条形芯撑”工艺有效解决了复杂器物的成型难题,展现出高超的技术创新与本土化特色。此外,金器制作、陶器生产、农业形态等多学科研究也取得重要成果。
下一步,研究工作将依托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以及“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持续推进,深入揭示古蜀文明的独特面貌,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三星堆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课题发布现场
为进一步深化三星堆考古研究与多学科融合,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成果发布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刘志岩和三星堆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范晓华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与遗产保护”专项课题。
本次发布的专项课题共10项,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三大类。重点课题包括古蜀文明与周边区域文明交流路径研究、长江上游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面貌研究、三星堆土遗址保护研究、三星堆—金沙遗址关联价值研究。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聚焦出土象牙、组合型青铜器、古植被复原、展示体系建设、数字化保护与国际传播等前沿领域。
课题设置充分依托最新考古发现,注重多学科交叉与国际视野,旨在全面阐释三星堆遗址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古蜀文明的突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