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9月28日,华阳国志新馆开馆仪式暨《华阳国志》与方志文化座谈会在成都崇州市举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出席开馆仪式并在座谈会上发言。
李后强出席开馆仪式(右三)
据了解,崇州古称蜀州,拥有4300年文明史。东晋蜀郡江原人(今崇州人)常璩著《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之一,被誉为“方志之祖”。
李后强认为,华阳国志新馆的落成,是对《华阳国志》的崇高致敬,也是对巴蜀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新馆从空间布局到展陈语言,既尊重历史原貌,又融入现代展陈技术,让千年典籍“活”了起来。
李后强(右一)与常璩塑像合影
现场,他结合四川省委、成都市委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就新馆的后续运营与文化延伸,提出六条建议:
建议进一步深化《华阳国志》的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设立常璩与方志文化研究中心,推出一批研究专著、普及读物和数字化产品。通过多种数字形式,深入解读《华阳国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展示巴蜀地区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重要事件。
建议进一步将新馆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地方志文化的交流高地。打造独特文化品牌,设计专属LOGO、宣传口号和文创产品。推出以新馆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定期举办方志论坛、学术沙龙、专题展览等活动,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建议进一步强化新馆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服务。整合各种资源将新馆打造为新的文旅地标,发展文化研学,开设主题文化讲座、研学课程、典籍诵读活动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让新馆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干部培训基地。
建议进一步加强数字赋能,建设“智慧方志馆”。建设《华阳国志》数据库、开发线上展览与虚拟导览。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创新展示方式,如全息投影、AR增强现实等,还原历史场景,增强沉浸感。
建议进一步开发常璩与《华阳国志》文创产品。推进常璩个人和方志典籍的文创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撰写与常璩有关的剧本、诗歌、电影、电视剧等。推出特色文创产品,开设茶室、咖啡厅等,定期举办文化节、艺术展、演出等,提升新馆吸引力。
建议进一步改善配套设施和周边环境。加强与周边交通枢纽的对接,提供多语种讲解服务,与周边景区合作推出联票和优惠活动,将新馆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文旅新地标,为四川文化旅游事业做贡献。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