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资阳讯(记者 汤斌 文/图)9月29日,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及成效。数据显示,2025年1-8月,资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3,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1位;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至32.0μg/m³,同比改善5%;优良天数率达80.7%。进入9月,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PM2.5浓度降至浓度降至15.2μg/m³,优良天数率达100%。而这一成果得益于资阳“机制+科技+行动”多维发力的精准施策。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三大机制:精准管控污染源
据介绍,当地建立完善“三大”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
一是“平战结合”动态管控,建立常态化与应急联动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国省控站点数据,快速溯源并交办污染问题;根据污染级别启动减排、限行、工地停工等措施,形成闭环管理。
二是“人盯源”责任到人机制,住建、城管、经信等部门分行业监管重点污染源; 建筑工地扬尘、道路保洁、工业排放等污染问题“即查即改”。
三是道路积尘联防联控机制, 生态环境与城管部门联合巡查46次,整改道路清扫、渣土运输等问题82个,推动“发现—整改—核查”全流程落实。
四源攻坚:靶向治理污染关键点
工业源方面淘汰落后产能, 关停砖瓦企业2家,完成34家砖瓦企业污染治理;淘汰生物质锅炉3台,22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
扬尘源方面工地与道路双管齐下, 创建绿色标杆工地5个,严控土方作业、渣土运输;下发建筑工地整改通知书163份、停工通知26份;道路保洁投入洒水、喷雾等作业超4.5万车次,用水38万吨。
移动源方面严查排放与运输,抽检货车921辆、非道路机械305台,淘汰老旧机械81台;联合交管部门查处抛洒滴漏等违规行为50余起。
面源治理方面强化秸秆综合利用, 试点秸秆计划烧除12次,烧除秸秆2600吨;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宣传200余次,整改违规点位1处。
据悉,下一步该市将优化污染源解析技术,提升应急响应精准度,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联合执法,通过宣传引导公众践行绿色出行、减少露天烧烤等行为,以更高标准守护“资阳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