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10月8日,位于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方鑫科技有限公司注塑车间,10台新型注塑机一字排开,正赶制发往重庆客户的订单产品。
“90%以上的产品发往重庆市场。”公司财务经理李杰菊介绍,作为园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公司与重庆的汽车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协同合作关系,通过实施设备技术改造,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降耗,目前平均每月的产能可以达到1.5万台套以上。
今年以来,邻水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锚定“打造川渝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重要配套基地”目标,做深做实重庆配套文章,做强产业优势,推动邻水工业经济集群集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8月,邻水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1.29亿元。
设备更新塑造老牌企业新优势
10月7日,广安高新区内的四川酷泰克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技术人员熟练地将刚下线的箱式冷藏车驶入试验箱。箱门闭合后,屏幕上立刻跳出温度波动、制冷速率等实时监测数据。
“有了实验室,我们才算真正把住了质量关。”公司品质部部长胡耀指着约两层楼高的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箱介绍,“以前没这设备时,产品质量总像‘悬着颗心’,现在通过智能模拟恒温恒湿环境,能精准检测新产品每一项参数是否达标,每台设备必须在这‘过关’,才能满足客户技术要求。”
为何要花大力气打造这样的智能实验检测室?胡耀坦言,传统检测流程问题不少。一方面,多个环节依赖人工,不仅存在数据篡改、操作失误的风险,还可能导致采购成本失控、产品质量追溯困难;另一方面,检测精度受环境影响大,容易出现误差,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此外,检测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跨部门实时共享难,检验与生产协同效率低;人工检测培训成本高,且检测周期长,占用资金时间久,对企业税务管理也不利。
为解决这些难题,酷泰克公司对检测实验流程进行再造。新建的智检中心打破了“数据孤岛”,生产、质检、研发部门能实时共享检测数据,构建起数字化一体工作圈。同时,实验室可精准模拟- 40℃至60℃的极端气候,让冷藏车、新能源空调等产品在“人造环境”中接受严苛测试,参数全部达标才能出厂。
智能实验检测室的建成,是酷泰克公司推进设备更新的一个缩影。作为深耕制冷领域的老牌企业,该公司主打重庆市场,业务涵盖汽车空调系统、新能源物流车热管理系统等,覆盖研发到销售全链条。2024年,公司投入600多万元引进智能化生产、检测设备,既减少了人力投入,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接下来,我们还要升级实验室,让产品能模拟高海拔、强降雨等更复杂环境。”胡耀表示,随着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扩大,公司专利技术将更广泛应用于冷链运输、城市配送等领域,用科技守护“新鲜”。
邻水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邻水工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关键期。对照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目录表,当地聚焦先进技改、智改数转、提质增效,通过设备更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先进产能,掀起大规模设备更新热潮。下一步,邻水县将抓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建圈强链”,持续推进设备更新和企业“智改数转”,力争下半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9家以上、一二级配套企业7家以上。
科技创新拓展赛道激发新动能
10月8日,位于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莱彩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冲压车间,10多台生产设备正高效运行,忙着赶制高质量的汽车冲压件产品。作为一家从重庆搬迁而来、今年3月投产的新入驻企业,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是企业快建快投的秘诀。
“我们当初选择从重庆搬到这里,是因为邻水距离重庆近,半小时供应链半径内能找到90%的供应商。另外,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大,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早日建成规上企业。”公司副总经理罗辉表示,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异军突起,公司坚定走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之路,紧盯汽车产业前沿科技,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一批行业内具有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配套服务,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今年产能预计突破200万套。”罗辉介绍,公司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将营收的5%投入研发,公司已成功打入问界、阿维塔等新能源车企供应链,同时加强与重庆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技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度配套重庆、推动企业发展。同样来自重庆、配套重庆的四川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和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品种类的丰富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目前,公司取得发明专利4项,外观设计2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在新能源商用车汽车空调市场占有率近三成,是国内汽车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
“我们背靠重庆这个超级大市场,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接下来我们将加大与重庆车企的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推出更多行业领先、成本最优的创新产品,朝智能制造化新时代不断迈进。”公司综合管理部主管李小庆表示。
创新驱动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邻水县立足创新提升,实施装备制造业升级计划,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大力培育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全力推动“小升规”“规上市”,发展产业集群、提档承载能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作为四川距重庆主城最近的县,邻水依托“半小时经济圈”优势,深度融入重庆产业体系。川渝高竹新区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吸引重庆企业转移,已集聚5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目前,全县已形成以赛特制冷、航勰汽车等5家企业为核心的汽车空调产业链,以辰舜科技等7家企业为核心的汽车安全带产业链,以湘邻科技、拓普汽车等23家企业为核心的汽车内外饰产业链。1—7月全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8.42亿元、增长5%。
邻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四川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县,接下来,邻水县将紧紧围绕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本土汽车产业现实基础,大力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建圈强链”行动,深化与重庆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同时,坚定不移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育强企业主体、引育高端人才等多措并举,打造创新良好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张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