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从“多地奔波”到“一站受理” 中江县全力打造县级综治中心示范标杆

2025-10-11 14:41:21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刘佩佩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高艳

“以前办事,摸不着门、找不对人是常事,跑断腿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现在好了,综治中心就在政务中心旁边,进一扇门,事情就能得到受理和指引,真是太方便了!”家住中江县凯江镇的李大爷,因邻里宅基地纠纷在中江县综治中心得到高效处理的经历,正是该县综治中心自运行以来,无数受益群众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中江县深刻把握丘区县域特点,以“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改革为牵引,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县级“多合一”综治中心。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成功破解了以往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分散、部门协同不畅、矛盾化解效率不高等难题,更为新时代丘区县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样本。

中江县综治中心.jpg

中江县综治中心

着力化解丘区基层治理痛点

中江县作为典型的丘陵大县,其辖区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社情民意复杂的基本县情,给基层治理带来了独特挑战。在综治中心建设之前,群众“多头跑、重复跑、来回跑”、部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等传统治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因此,建设一个集“矛盾化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门、只跑一地”,成为提升治理效能、回应群众期盼的迫切需要,也是中江县委、县政府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DSC_2103.JPG

中江县综治中心

县级综治中心的“中江方案”

中江县以综治中心为核心载体,通过科学选址、功能整合、机制创新和数智赋能,系统性构建了基层治理的新范式。

在选址方面,将地址设置在县集中办公区对面的文化广场。这一选址不仅交通便利、停车方便,更重要的是临近县政务服务中心,便于群众“一站式”办理各类事项。

在功能和力量整合方面,综治中心设有咨询引导台、13个受理窗口以及县领导接访、调解、心理疏导、速裁庭等6个功能室,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中心创新性地实现了“常驻+轮驻+随驻+特邀”的多元主体协同模式,同时特邀“中江县法易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入驻,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目前,共有28名工作人员在中心实地办公,确保了各项服务的高效开展。

在制度创新与流程再造方面,为确保综治中心规范、高效、可持续运行,中江通过广泛宣传、建章立制、统一导引等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机制和运行流程。通过开通地图定位、增设公交标识、微信公众号公告、印制手册、宣传品和宣传单等多种方式,让群众“找得到、进得来”;先后制定出台《中江县综治中心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机制,涵盖接件、登记、分流、办理、反馈、评价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受理—分流—办理—反馈—评价”的闭环运行;每天安排专人在导引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无差别登记,将来访事项科学划分为五大类,精准分流至相应部门窗口办理,并通过“有呼必应解纷争”数智平台进行流转督办,有效避免了群众“盲目找部门”的困境。

在数智赋能与技术支撑方面,中江县综治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治理”新模式,深化“有呼必应解纷争”等数智平台的应用。通过融合信访、纪检、司法等多部门数据资源,构建智能风险预警模型,专人负责事件流转、跟踪、督办等工作,努力实现矛盾隐患“一屏掌控、一键响应”。2025年上半年,中江县通过“德阳市‘有呼必应解纷争’数智平台”登记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1668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513件,调解成功率达98.67%。

DSC_2073.JPG

中江县综治中心

实现从“跑断腿”到“少跑腿”的效能跃升

自中江县综治中心正式运行以来,通过上述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和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据统计,导引台已累计登记来访群众385批次,涵盖信访、法律咨询和援助、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民生诉求、政策指引等多个方面。此外,中心总结了“三线融合、三级办理、三维评价”运行经验,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律师参与、综合施策”机制,畅通县、镇、村三级群众诉求表达、纠纷调解、权益保障通道,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带来的便利。“以前反复跑,现在只跑一地”“中心的同志态度好、效率高”等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充分体现了群众对综治中心工作的认可和信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接下来,中江县将着力建强干部、调解员和网格员三支队伍,持续完善‘有呼必应解纷争’数智平台功能,聚焦信访法治化建设、群体性事件防范和民生诉求解决等重点领域,努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倾听民意的‘直通车’、化解矛盾的‘终点站’、维护稳定的‘压舱石’和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争取在新时代丘区县域社会治理中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中江经验”,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中江、法治中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梁潼 宋乾秋 张瀚文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