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金秋的资阳市雁江区,稻田泛黄、虾肥壳亮。谢家桥稻田小龙虾养殖基地里,蒙溪生态小龙虾合作社理事长曾祥波弯着腰,将一网青壳红螯的小龙虾提上岸。阳光下,虾螯挥动、水花四溅。
“这个夏天,我们的虾又供不应求了。”曾祥波笑着说。从最初的30亩试养,到如今7000亩的“稻虾共作”,他和团队用十年的坚守,把一片稻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富农田”,而在这背后,有邮储银行的金融“活水”一路相伴。
合作社负责人曾祥波(左)向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小龙虾情况(李洋 摄)
从灶台到稻田:一位“虾王”的逆风生长
“我从小在濛溪河边长大,小时候最爱到田里抓小龙虾。”2014年,结束餐饮工作后的曾祥波回乡创业,凭着这份对童年的热爱,他承包了28亩地,开始试养小龙虾。
创业伊始,困难接踵而至。由于缺乏经验,虾子要么个头小,要么肉质差。为了学技术,他白天泡在虾塘里观察,晚上翻阅专业书籍。黄桷村“两委”得知消息后,还帮他请来专家现场指导。可即便如此,第一年30亩的试水养殖亏得一干二净。
“那时家里人都劝我放弃,但我觉得这条路一定能走通。”曾祥波说。他反复试验种养模式,最终在“水稻+反季节小龙虾”上找到了突破口——在冬天依然能保持15℃以上的气候条件下,小龙虾能反季节生长上市。2017年,他成立了资阳蒙溪生态小龙虾合作社,注册“曾虾子”品牌,黄桷村集体经济入股。
“养小龙虾的水,自己能洗把脸,那才算达标。”这是他总结出的经验。凭着对水质的苛刻要求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曾虾子”很快打开市场,产品远销南京、上海、长沙、成都等地。
然而随着规模扩大,新的问题又来了——资金。没有抵押、缺乏担保,让他的项目一度陷入停滞。
金融“活水”到田间:一笔贷款带来“及时雨”
2021年,转机到来。由四川农担公司资阳分公司担保、邮储银行资阳市雁江区支行发放的150万元农担贷款,帮曾祥波解了燃眉之急。
“那真是一场及时雨!我正缺资金扩产,是他们帮我跨过了那道坎。”曾祥波回忆道。
邮储银行雁江区支行的客户经理并非只在办公室里算账,而是直接下到田里查勘。他们和合作社一起蹲在田埂边,测水温、看苗情、问成本,精准评估风险后,为其量身定制了“农牧贷”产品方案。
“我们不光看抵押,更看人品、前景和带动性。”支行负责人说,“像曾祥波这样有技术、有市场、缺资金的新型经营主体,就是我们重点扶持的对象。”
资金到位后,合作社加快扩塘步伐:从30亩、1800亩,到如今的7000亩;从单一养殖到“稻虾共作+生态稻米”双品牌;从家庭创业到带动300人就业。
谢家桥稻田小龙虾养殖基地(丹山镇基地一部分)(李洋 摄)
“每到捕捞季,我们要雇上百名工人,帮忙打包、运输小龙虾,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曾祥波说。
2023年,合作社稻米收入突破200万元,小龙虾养殖收入达700余万元。
邮储银行的金融助力,不仅让一个创业者挺过低谷,也带动了产业链条延伸。通过邮政电商平台,“曾虾子”被送上了更多的餐桌;通过邮政物流网络,小龙虾实现了“当天捕、次日达”的鲜活流通。
从一片虾塘到一条产业链:金融注入“三农”新动能
一片虾塘的起势,是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三农”金融焕新的缩影。
“像曾祥波这样有技术、有市场、能带动的新型经营主体,是我们重点支持的方向。”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李自力介绍。近年来,该行一手扶产业、一手强体系,让金融的力量在乡村更有“温度”。
邮储银行工作人员现场走访基地情况(李洋 摄)
为更精准服务“三农”,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持续完善产品体系,推出面向农牧民客户的信用贷款产品“农牧贷”,单户额度从1万元至300万元不等,帮助农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此同时,分行正努力打破城乡界限,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市场来运作:在城市,依托商圈和产业链核心企业,推广“产业贷”“房抵贷”等特色产品;在农村,则以产业村为重点,推进“一村一品”“信用村”建设,让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有特色、有活力的产业带。
“我们不仅提供贷款,还通过邮政体系在金融、电商、物流等方面形成‘一揽子’服务。”李自力说,“让农民的产品能卖出去、资金能周转起来。”这一“融通城乡”的思路,也让金融服务真正延伸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政银担”联动机制,银行与省农担、省再担、就业局等部门深化协作,为农业贷款加上“安全阀”;依托邮政网点推动村级网格化服务,把金融、电商、寄递有机结合,织密服务“三农”的立体网络。
2024年以来,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涉农贷款净增4.85亿元,产业贷净增2.15亿元,增幅高达385.43%,连续被评为“先进二级分行”。在雁江区等地,银行还以“邮担快贷”“蜀担快贷”为抓手,围绕柠檬、柑橘、黑山羊、天府黑兔等地方特色产业,推动“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普惠金融落地。
“我们希望通过更精准、更系统的金融支持,让金融服务像水一样流进田间,滋养更多像‘曾虾子’这样的乡村品牌。”李自力说。
金秋时节,蒙溪的稻田又迎丰收。虾跃稻香,村民笑声与机器轰鸣交织。“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靠这碗‘稻虾饭’富起来。”曾祥波望着田间说。
一笔贷款带来希望,一片稻田承载梦想。邮储银行雁江区支行把金融服务送进田间地头,让金融的“水”流进产业的“根”,让“稻香”和“虾红”共同铺陈出资阳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叶莉 李义峰 墨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