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人工智能“走”进基层诊室,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在西充,AI全科辅助诊疗系统为医生“出谋划策”,智能语音外呼系统让健康服务“主动敲门”,病历质量监控系统给基层诊疗“划红线”,传染病防控预警系统为公共卫生“守大门”……如今,各基层医疗机构正从“经验主导”迈向“数据驱动”,实现从“人治”到“智治”的全新跨越。
“数字西充、城市超脑”指挥中心
近年来,西充县依托“数字西充·城市超脑”项目,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构建人机耦合的新型基层诊疗模式,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交出了一份“技术赋能医疗,服务温暖民心”的亮眼答卷。
数字赋能 基层诊疗更精准
10月15日,在“数字西充·城市超脑”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全县智慧医疗机构分布、系统应用及数据分析等信息便清晰呈现在大屏幕上。
“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接入智慧医疗系统,形成人机耦合的新型基层诊疗模式。”西充县卫健局党组成员、基层财务指导中心主任冯碧介绍,2022年11月以来,该县以“数字西充·城市超脑”项目为契机,聚焦基层医疗痛点,将AI技术与基层HIS系统、公卫系统深度融合,建成覆盖诊疗全流程的智慧平台,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注入智能力量。
“书写病历、用药环节都有AI辅助审核,实时帮我们把关,就像身边多了位‘医疗助手’。”该县城北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杨勇深有感触,“临床中同症异病的情况很常见,有了AI全科辅助诊疗系统的提示,我们能更理性、客观地判断病情,大大降低漏诊、误诊概率。”
“面对患者主诉,我们只需轻点屏幕,AI系统就能瞬间弹出疑似诊断、用药建议和病历书写提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主治医师黄海秋介绍,该系统针对常见病种设计了结构化问诊流程,还能实时给处方“挑错”,既为经验不足的医生“搭梯子”,也给诊疗行为“上规矩”。
数据显示,AI全科辅助诊疗系统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已协助该县基层医生修正诊断5517次,对135.1万次处方进行合理用药质检,助力医生开展医学知识检索学习7640余次。同时,智医助理系统通过结构化问诊及勾选功能,简化病历书写流程,自动提示不规范之处,已协助基层医生完成门诊电子病历114.3万份,提供AI辅助1010.7万次。如今,全县基层电子病历书写率从87%跃升至99.26%,规范率从47.5%提升至81.39%,诊疗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每月印发‘智慧医疗运行报告’,重点通报电子病历规范率、合理用药等核心指标,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该县卫健局医政股股长何志强表示,通过“数据说话+实地督导”的双重举措,确保智慧医疗不走过场,真正转化为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数据提速 医疗服务更高效
“以前通知老年人体检,四五个人打一周电话都未必能完成。现在有了智能语音外呼系统,花几分钟在电脑上操作几下就能搞定,太方便了。”西充县城北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医生李强的感叹,道出了智慧医疗带来的效率变革。
李强口中的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随访模式。工作人员只需导入居民信息,自定义通知内容、设定呼叫时间,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语音呼叫、短信发送,还能识别语音生成文字问答记录,对未接通号码按停机、通话中、空号等分类统计,方便公卫人员及时更新居民档案。
借助定制化程序,该系统将预防接种通知、慢病随访、健康宣教等工作从“人工挨个打电话”升级为“智能批量直达”,让医护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面对面的优质服务。自2023年5月以来,该系统累计服务85.9万人次,其中语音外呼42.1万余人次、发送短信43.8万条,推动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提升3倍以上。
如果说智能语音外呼系统通过数据“跑腿”让健康服务“跑在前”,那么同期上线的传染病防控预警系统,则通过数据“站岗”让传染病防控“快一步”。
“某村出现3例有相似症状的患者,请立即开展核查工作。”此类预警信息,已成为西充县疾控中心的常态化任务。该系统实时抓取全县门诊数据,通过症候群模型自动关联患者信息,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触发预警,为传染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据介绍,该系统不仅能对确诊传染病患者信息自动触发上报,还能通过症候群模型,关联就诊患者的主诉、现病史、诊断等数据,实现自动监测、自动预警。疾控人员接到预警后,可及时开展评估与处置,有效防范症候群疾病大面积扩散。自上线至今,系统已监测风险病历28.2万份,发出预警796次,成功在早期识别麻疹4例、肝吸虫病1例,为全县传染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预警响应速度从‘按天算’变成‘按小时算’,系统就像敏锐的‘哨兵’,筑牢了防控第一道防线。”冯碧表示,下一步,将把监测哨点延伸至校医室、个体诊所,构建“医院+学校+诊所”的全域监测网,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络。
智慧守护 民生服务更暖心
近日,西充县双凤中心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收到了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发来的预警:“居民王大爷,75岁,独居,高血压患者,随访中血压异常,请及时介入。”
“收到预警后,我们立刻启动人工介入流程。”该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李宏林回忆道,他第一时间调出王大爷的健康档案,按地址上门探访,现场为其测量血压、评估病情,并调整了用药方案。过程中,李宏林发现王大爷行动不便,且降压药即将用完,他当场做好记录,叮嘱王大爷如何服药以及注意事项,并跟他约定下次随访时送药上门。“太感谢您了,这样的服务真是太暖心了。”王大爷握住李宏林的手激动地说。
西充县城北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正在查看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后台数据
“智慧医疗让我们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李宏林感慨,“以前全靠记忆和偶尔电话随访,难免有疏忽。现在AI外呼负责‘主动发现’,我们负责‘精准上门’,让慢病患者、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守护。”
据了解,智慧医疗系统通过分析外呼接通率、慢病控制率等数据,自动筛选出高风险、高需求居民,提示家庭医生团队优先关注。这套“智能筛查—人工介入—上门服务”机制,让技术红利精准送达基层“神经末梢”。目前,西充县已有4.4万余名慢性病患者被纳入智慧监测范围。通过定期的AI外呼和家庭医生的上门随访,确保他们的健康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
“智慧医疗不是要替代医生,而是要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通过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让医疗服务更周全、更暖心。”冯碧表示,接下来,该县将持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专家座谈、技术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系统操作能力,同时让医务人员深度参与智医助手的流程制定与优化,确保智慧医疗真正服务临床、惠及患者,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廖桂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