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民生 >新闻详情

锦绣“十四五” :养老变“享老” 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5-10-17 10:42:55 稿件来源:四川观察 编辑:曹越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十四五”以来,我省精准施策,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初步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新格局。接下来,一起去看看这份暖心答卷。

每天一早,宜宾三江新区康养中心就热闹起来,主治医师刚到医务室,手机就“叮咚”不停,100多个微信群里的消息接连弹出。



宜宾三江新区康养中心主治医师 江础译:总共有160多个群,覆盖了我们整个机构的所有的老人。老人、家属、中心护理员、社工等都在群里面,实时共享老人的饮食、健康、活动情况,既缓解了家庭的担忧,也让老人感受到温暖。

在老人生活区,适老化细节随处可见。每间房都配备了独立洗手间、电视和床头紧急呼叫装置。在活动区,护理人员引导老人们参与手指操、棋牌、观影、书法等各类活动。



宜宾三江新区康养中心社工 黄永琪:我们针对半失能长者,设置了筷子夹弹珠、试管夹珠以及趣味套圈等活动,主要是锻炼他们的一个手部精细能力。针对自理类型的长者,我们设置有棋牌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观影以及音乐分享会,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我省不断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为破解居家养老难题,达州市达川区掀起一场“适老化改造”的民生实践。



达州市达川区民政局副局长 郝文雄:分类制定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内容与老人实际生活场景匹配,避免“一刀切”。同时,我们建立家庭适老化改造分层补贴机制,对失能老人家庭实施 “基础包+定制包”改造,政府补贴可高达80%。

“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沉甸甸的牵挂。在成都市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开设的书法篆刻班上,20多位“银龄”学子,沉浸在篆刻艺术的世界里。



成都市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书记 张晓静:蓓蕾社区老年人占比达到了23%,过去老年人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和枯燥,现在我们老年人有了更多选择,同时,我们的芳草玉林大市集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把他们创作的一些东西,得到变现。

蓓蕾社区探索推动“文化养老”,主导成立“蓓蕾守艺人”团队,吸纳退休的活力老人,通过“技艺+设计”的协作机制,让老年人负责创作,青年团队负责设计与渠道,实现老年创作零库存、社区零补贴,这群老人从“申请经费”走向“自我造血”。



成都市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老人 陈东风:我们本身有篆刻、书法、刺绣、剪纸等这些项目,很受大家欢迎,这一次国庆(中秋)长假,每天的文创产品基本是全部卖光了。

为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今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成都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开展该项目,面向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通过财政资金对他们购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给予相应补贴。到目前为止,成都养老服务消费券领取数量、使用数量、核销金额等均居试点城市第一。



成都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 唐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98家养老服务机构参与项目,已有3.12万老年人注册“民政通”,累计领取消费券超过4万张,使用2.9万多张,共计核销1300余万元,既缓解了失能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提升了专业照护质量。

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牢记总书记嘱托,“十四五”以来,我省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努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达1.8万个,养老床位总量超50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8%,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60%。



四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与事业发展处四级调研员 陈磊:面向“十五五”,我们将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为主线,在夯基础、抓普惠、促多元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分级分类、普惠可及、城乡统筹、健康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