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记者 闫新宇 文/图 )经过润粮、蒸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等多道工序,工人们将酒醅缓缓投入窖池,正式开启新一轮发酵 ——10月16日上午,绿色高效酿酒专用粮重大新品种培育项目酿造示范活动在德阳广汉金雁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金雁酒业”)车间内举行。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酿酒专用稻新品种“旌康优珍酿”作为此次酿造活动的原粮,被用于浓香型白酒酿造,标志着川酒在原粮品质升级领域的探索进入实践新阶段。
生产示范活动
为确保示范数据的可靠性,金雁酒业专门选取同一窖池群开展对比试验。“我们将窖池群一分为二,一半使用‘旌康优珍酿’作为示范组,另一半采用普通稻米作为对照组。” 金雁酒业技术总工程师王思思介绍,同一窖池群的微生物环境相似,且同期温度条件基本一致,能最大程度排除外部变量干扰。
据了解,整个示范将完成至少3轮完整酿造周期,最终通过出酒率、白酒品质等关键指标,全面评估“旌康优珍酿”的实际应用价值。作为生产浓香型白酒的企业,金雁酒业沿用“五粮”配方,其中大米占比达20%。
“大米质地纯净、结构疏松,蛋白质、脂肪和纤维含量低,易于糊化,能让酿出的酒体更干净爽劲,这与大米淀粉的特性直接相关。”金雁酒业生产中心总监窦春平解释,高淀粉含量的大米不仅能提升出酒率,还能增强酒体的醇和协调感,而“旌康优珍酿”的核心优势正在于此。
旌康优珍酿酿造示范窖
原粮品质直接决定白酒风味与档次,这是行业共识。但长期以来,酿酒领域缺乏针对品质的原料标准,导致专用粮品种匮乏、品质参差不齐,难以稳定支撑优质白酒生产。
为破解这一产业瓶颈,在省“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牵头实施了“绿色高效酿酒专用粮重大新品种培育”项目,历时多年,成功培育出“旌康优珍酿”这一优质酿酒专用稻品种。
“‘旌康优珍酿’最大的特点是总淀粉高、垩白度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所长刘茂柯介绍,这两个特性在酿造过程中能显著提高淀粉转化效率,促进微生物发酵,进而增加酒体中芳香物质的含量。此前,该品种已在川南等地完成酿造应用测试,结果显示其酿出的酒体醇和协调、香气层次丰富、余味干净爽净,感官与理化指标均表现优异,目前已被某龙头酒企纳入“酿酒专用粮定制基地种植品种”。
生产示范活动现场
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与金雁酒业首次在德阳联合开展大规模生产示范,用 “旌康优珍酿”替代常规稻米,应用于浓香型白酒酿造。“前期的品鉴与风味检测结果,已经证实了‘旌康优珍酿’的品质优势,也让企业更有信心推广这一品种。” 王思思表示,此次产学研合作将以“新品种 + 新工艺”的组合模式,打造特色酿酒专用稻品牌,开发差异化白酒产品,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德阳既是川酒核心产区之一,也是“天府粮仓”的重要承载地,优质的原料基础与产区优势,让此次示范更具深远意义。“这次示范活动,标志着德阳白酒产业在‘品种—工艺—产品’全链条创新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刘茂柯强调,此次示范的核心目标是打造从“原粮到美酒” 的可复制、可推广样板体系,为整个川酒产区树立标杆,进而推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川酒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