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三农 >新闻详情

泸县53万亩再生稻开镰收割

2025-10-17 15:44:39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万川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机械收割再生稻

四川经济网泸州讯(曾佐然 任丽莉 记者 庞玉宇  文/图)金秋时节,泸州市泸县53万亩再生稻迎来丰收。10月14日,在泸县兆雅镇雅龙水稻专合社的水稻基地,金黄的再生稻稻穗颗粒饱满,专合社管理人员正驾驶着大型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作业。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茬茬再生稻被快速“吞”入机器,完成收割、脱粒、碎杆还田等工序,一气呵成。

“机器每天能收割50亩左右,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以上,还能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的肥力。”机械手温中礼说,今年雅龙水稻专合社种植了中稻3000余亩,全部蓄留了再生稻。中稻亩产1200斤左右,再生稻亩产500斤左右,两季稻总产值超过700万元。


再生稻米品牌展示

在距离水稻基地不远处的烘干中心内,谷物烘干机正在全力运转,经过大约13个小时的烘干处理后入库储存。该烘干中心日处理能力最高可达140吨,除了服务专合社,还为周边20多户水稻种植大户提供烘干服务,有效解决了阴雨天稻谷霉变的问题。

“今年泸县再生稻蓄留面积达53万亩,目前全县再生稻已全面成熟,预计在10月25日前可全部完成收割。”泸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贺利业介绍,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经过科学的水肥管理,实现第二季稻谷收获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省去了重新播种、育秧和插秧等环节,减少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泸县可实现“中稻+再生稻”一种两收。目前,泸县中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6万亩左右、再生稻蓄留面积稳定在52万亩以上,产量8万吨以上,再生稻面积、总产均居全省第一,被誉为再生稻“天府第一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