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赵权军 记者 王晓英 文/图)10月17日,著名作家杨牧携其新作《我的非虚构档案》与《杨牧选本》在达州举行签赠会。此次活动由达州市文学艺术院与达州市诗歌协会联合主办,旨在庆祝杨牧两部新书出版,同时弘扬其文学成就,推动达州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据悉,杨牧,1944年出生于四川渠县,是“新边塞诗”流派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他长期担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等职,为培育文学新人、提升区域文学影响力倾注了大量心血。杨牧的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曾多次获国家和国际文学奖项,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次出版的《我的非虚构档案》与《杨牧选本》是杨牧文学生涯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其中,《我的非虚构档案》以宏大的篇幅和深邃的笔触,立体化呈现了杨牧丰厚的生命轨迹与精神世界,既是个人成长的深刻剖白,也是折射时代变迁的珍贵档案。而《杨牧选本》精选其诗歌创作中的百余首代表作,展现了其艺术脉络与精神向度,成为诗歌爱好者了解杨牧文学成就的重要窗口。
读者分享阅读体验
在签赠会上,杨牧向达州市图书馆、达州市文学艺术院及四川文理学院文传学院(巴山作家群研究院)捐赠了新作。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杨牧对家乡文化事业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他作为文学引路人的责任与担当。活动期间,著名评论家龙克与冯远臣分别分享了他们的阅读体会。他们指出,杨牧的文学创作始终扎根于巴渠大地,感应时代脉搏,以深沉的故土情怀书写了中国文学的独特篇章。他的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滋养心灵、启迪思考的精神食粮,也为巴渠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始终将培育优秀文学作品和扶持文学人才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达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文胜在致辞中表示,杨牧的文学成就不仅为家乡增添了文化光彩,也为巴渠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他希望广大文学创作者以杨牧为榜样,扎根巴渠大地,感应时代脉搏,创作更多反映达州风貌、彰显达州精神的优秀作品。
杨牧为达州图书馆捐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新疆石河子杨牧诗馆正式开馆,成为“新边塞诗”精神的文化地标。而达州文学馆的“杨牧书房”也即将建成开放。这一跨越山河的文化呼应,生动诠释了杨牧文学生命的广度与深度。杨牧的文学成就与家乡巴渠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点燃了这片土地的文学薪火。达州市文学艺术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杨牧文学成就的致敬,更是对巴渠文学精神的传承。《我的非虚构档案》与《杨牧选本》的问世,再次证明了杨牧作为文学引路人的卓越贡献,也为达州文学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杨牧将继续以深沉的故土情怀,为巴渠大地的文化传承与文学创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