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金秋十月,文峰山下,凯江之滨,古老的绵阳三台中学迎来了她的百廿华诞。
10月16日,校园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彩旗飘扬,人流如织。广大校友代表从四面八方归来,与各界嘉宾、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三台中学建校120周年。丰硕的办学成果展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展示,为这座跨越双甲子的学府增添了新的光彩。
三台中学
百廿征程铸辉煌 薪火相传谱新篇
三台中学建校120周年办学成果展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展活动丰富多彩,底蕴深厚。非遗体验区里,同学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饶有兴致地尝试着烙画、剪纸、盔头制作等;专家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思想的火花在碰撞;科技成果展区前,人形机器人、科技魔术等吸引着众多目光,展现着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历史与未来在此对话,生动诠释着这所百年名校的深厚积淀与蓬勃朝气。
同学们正在进行非遗体验
“我们始终坚守‘学立文峰,成己兴邦’的办学思想,从办学条件、育人体系、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等七大维度持续发力,核心目标就是让广大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同质的优质教育。”三台中学党委书记刘建明在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时,道出了百廿年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刘建明特别介绍道,学校始建于1905年,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曾有过一段特殊的“校中校”历史——国立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借用三台中学校舍办学长达八年。这段患难与共的经历,不仅为学校注入了家国情怀与学术基因,也成为了校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
历经两个甲子的风雨洗礼,三台中学如今已是硕果满枝: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中国百强中学”“全国青少年足球试点学校”,并成为“绵阳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百廿年,对于三台中学而言,不仅是一段辉煌历史的回顾,更是一个迈向更高远未来的新起点。
城乡一体促均衡 硬件升级强根基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命题下,如何破解城乡教育差距难题?三台中学与三台县共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在三台中学AI创客实验室内,来自新鲁镇的学子赖文燕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一台高精度3D打印机。伴随着细微的运作声,她精心设计的模型一层层逐渐成型,眼中闪烁着对科技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个场景,是三台中学乃至三台县致力于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
面对普遍性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三台县创新性地实施了“城乡办学联盟体”建设战略。“共建联盟,绝非单向受益,而是追求双向共赢。这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将在更大范围内融通共享,最终联盟双方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刘建明深刻阐释了联盟体的核心价值。
办学成果汇报演出现场
近年来,三台县精心搭建了“4+15+13+X”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组建了多个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辐射带动多所农村薄弱学校的紧密型教育联盟。这一办学共同体的优越性已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2024年,三台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高达90.16%,8所建制幼儿园在绵阳市质量评价中斩获7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2025年,全县中高考特控线上线率、本科硬上线率持续稳居全省前列,教育质量实现全面攀升。
与此同时,一场深刻的“硬件革命”也在同步进行。对于许多农村家庭而言,让孩子足不出县就能享受一流的教育,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自2022年起,三台中学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科技楼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建成了包括理化生顶装实验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地理学科教室、天文馆、AI创客教室在内的各类高水平实验教学功能用房20余间。2024年,再度投入800余万元新建的AI创客实验室,配备了激光切割机、高精度3D打印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设备,为学生探索科技创新搭建了高端平台。展望未来,学校已规划投入1.5亿元用于未来五年的校园改造和设备更新,办学条件将实现新的飞跃。
县域层面,三台县累计投入2.6亿元巨资改善全县办学条件,新建成凤凰学校、潼川五小,扩建了芦溪中学、草堂中学等,使80所中小学校的校园面貌和教学设施得到大幅提升,累计新增优质公办学位5000余个。面向“十四五”规划,该县已制定《三台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3年还将累计投入2.6亿元,持续夯实教育发展的硬件基础。
五育并举结硕果 特色办学绽芳华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三台中学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展区里,一幅“五育并举”的生动教育画卷徐徐展开: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作品、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创造、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书画力作琳琅满目,引得校友和嘉宾们频频驻足。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同学们围观,高二学生赵宸辰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虽然我们来自农村,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这让我坚信,农村孩子同样能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份自信,源于学校特色化办学提供的广阔平台。
同学们正在踢足球
校园足球,作为三台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底蕴深厚。三台县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和“四川省足球之乡”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以足球为龙头,艺术体操、武术、乒乓球等项目协同发展的学校体育特色品牌体系。三台中学在2024年三台县青少年体育联赛中表现抢眼,一举囊括足球、篮球、排球男女多个组别的冠军,实现了竞技成绩的“满贯”丰收。
劳动教育则深深扎根于实践的沃土。学校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与三台中科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明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等优质企业合作,建立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亲身感受现代工业生产和科技应用的魅力。此外,学校还别出心裁地开辟了15亩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分得一块“责任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种植蔬菜花卉,在汗水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在收获中感受创造的快乐。
据了解,三台县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校园特色资源,将烙画、刺绣、书法、戏曲、剪纸、木工、陶艺、围棋、烹饪等40余个活动项目,系统性地融入日常教学实践。目前,已在全域范围内常态实施科技、体育、道德教育、文化艺术、社会实践、非遗传承六大类别的素养提升计划,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素质教育立交桥。
百廿风雨,初心如磐;继往开来,再启新程。站在12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三台中学以其在促进教育均衡、强化硬件支撑、深化特色办学方面的卓越实践,书写了一部扎根乡土、服务桑梓的动人华章。展望未来,这所跨越世纪的学府,必将继续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在培育时代新人的伟大征程中,乘风破浪,续写荣光。
(刘玉明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宇)
(图片由中共三台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