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文旅 >新闻详情

世界认证落甘孜!丹巴基卡依村,云端藏寨凭啥摘世界 “最佳旅游乡村”?

2025-10-18 16:20:28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易陟校对:董豆豆责任编辑:杨璐审核:刘艳

好消息传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基卡依村,这座深藏于横断山脉深处的 “云端藏寨”,于 10月17日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授予 “最佳旅游乡村” 称号。这是甘孜全州首个、四川第二个、全国19个入选村庄之一,丹巴的美丽从此拥有了世界级认证。这份至高荣誉,不仅让大渡河谷的藏寨风光走向世界,更成为甘孜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从 “自然之美、人文之厚、生态之智、产业之进、待客之诚” 的独特魅力,到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 蓝图下的实践探索,基卡依村正以鲜活的姿态,书写着雪山谷地间的文旅新篇。

颁奖仪式现场.png

颁奖仪式现场

自然之美,四季风光引客追光

从1700米到2500米,在基卡依村错落的海拔梯度上,大自然以奇幻的笔触绘就了一幅立体多维的自然画廊。从春天河谷的梨花胜雪,到夏日田间的凉爽宜人,从秋日山腰的林深翠浓,再到冬日半山的阳光明媚,垂直分布的生态宜居宜养带谱让每一个高度都折射出迥异而瑰丽的风貌。

深秋丹巴基卡依村彩林叠金 供图 丹巴县委宣传部.png

深秋丹巴基卡依村彩林叠金 

“快看这个角度,美出天际了!” 落日熔金时分,来自成都的摄影爱好者陈先生,对着被暖黄色浸染的云端藏寨激动不已。此刻,森林、农田、古碉与天空交织,层次分明的斑斓画卷,随手一拍便是壁纸级风景。

作为多年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最美乡村”的丹巴藏寨核心区域,基卡依村的文旅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它拥有地文、水域景观等8个主类、25个亚类、73个基本类型的特色资源,每一处都藏着自然的馈赠。

依托甘孜州 “大横断、大景观、大交融” 的全域规划,当地将分散的美景串珠成链,打造丹巴美人谷旅游度假区,并推出主题文化游、阳光康养游、生态研学游等精品线路。

“现在每个季节游客都不少,有的来赏梨花、有的来避暑度假,几乎不间断。”基卡依村雍波林卡民宿的老板娘泽拉姆欣喜地算了算账,“今年双节期间,每晚接待游客就有50人左右,天天满房!”

2024年,丹巴县旅游接待量达401.12万人次,综合收入44.12亿元,四季营销让客流活力持续涌动。

人文之厚,千年文明活态传承

若说自然风光是基卡依村的 “颜值”,那千年人文便是它的 “灵魂”。在这里,顶毪衫歌穿越东女国的千载岁月,古老碉楼在墨尔多山的雪光下傲然矗立;从“罕额依新石器时代遗址” 的远古印记,到古碉群的历史沧桑,整个村寨宛如一座 “活态博物馆”,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明故事。

为守护这份文化瑰宝,甘孜州立足全州 “一盘棋” 战略,持续推进丹巴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州县联动编制总体保护规划、修复罕额依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等具体行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永续留存构筑了坚实的根基。

如今,基卡依村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丹巴女子成人礼”等省级非遗项目4项,“嘉绒刺绣”等州、县级非遗项目4项。

“丹巴几萨”成人礼仪式现场 摄影 张小平.png

“丹巴几萨”成人礼现场(张小平 摄)

为让古老非遗焕发时代活力,甘孜州践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理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丹巴梨花节”“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 等民俗节庆被 “激活”,成为吸引全国游客的核心 IP;身着盛装的嘉绒少女,在袅袅桑烟中参加“几萨”成人礼,舞步与歌声复刻着千年前的先祖模样,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

“我们厚植嘉绒文化根基,打造‘非遗+景观’互动式新消费场景,激活千年文明生命力,满足游客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丹巴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杜鹃表示。

生态之智,绿水青山渐成金山

来到村口,清甜的梨香扑面而来。“这三棵梨树约有170多年了。”基卡依村支书格绒守望着老树。甘孜州以古树保护延续百年乡愁和文脉,如今,古梨树已成为游客观赏打卡的生态地标。

 古树梨花 美人如画 摄影 吕仕友.png

古树梨花 美人如画(吕仕友 摄)

基卡依村坐落于墨尔多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行走村中,鸟鸣与溪水声交织成曲,偶有松鼠跃过林间——这幅“山生万物”的画卷,得益于甘孜州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战略为丹巴中路藏寨铺就的可持续发展底色。

完善的旅游规划与自然遗产保护措施,让这里成为林麝、猕猴、红豆杉等700余种珍稀动植物栖居的家园。

基卡依村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生态建筑教科书”。村民们世代遵循“靠山、近水、邻田、避风、向阳”的建寨原则,藏寨以片岩与黄泥砌筑,与山体肌理浑然一体,家园从山野中自然生长出来,展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山间,座座古碉楼如笔如剑,直指苍穹,见证着千年守望。它们与村民的烟火生活彼此滋养、共生共荣,这正是基卡依村“天人合一”生态建筑智慧的体现。

拥有绝佳的生态天赋,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甘孜州、丹巴县以实践作答:深耕特色康养旅游产品,推进基卡依藏寨精品民宿集群建设,构建沉浸式康养业态体系;推进全时空资源利用,策划“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主题文旅活动,打破旺淡季界限,有效拉动全时段旅游消费。

一条生态赋能、文旅兴州的实践路径,正在这里越走越开阔。

产业之进,文旅赋能人富村美

“白天看雪山、晚上跳锅庄,还有酸菜包子、香猪腿、菌汤火锅等农家美味让人回味无穷。”重庆游客李女士一家在村里连续住了多天,藏装旅拍、森林研学、农事采摘等多元体验让他们流连忘返,“体验感特别好!”

2025年国庆期间,丹巴旅游接待量达34.5万人次,同比增长49.7%,文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基卡依村秋色 摄影 皖庆.png

基卡依村秋色(皖庆 摄)

为全面提升文旅市场活力,甘孜州持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鼓励民宿由单一的住宿点升级为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综合体。创新实施分级奖励机制,对获评“金树叶”“银树叶”的绿色饭店,以及新评定的国家甲级、乙级、丙级民宿等给予相应奖补,以“真金白银”激励旅游住宿业提质升级。

同时,甘孜州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构建全域联动、深度融合、惠民富民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丹巴县实施的“老藏房活化计划”成效显著,12座老藏房蝶变为时尚村咖、藏绣工坊、文化展馆与特色民宿,成为承载文旅新消费活力的高品质农房、高颜值院落。

在基卡依村,全村90%以上村民从事旅游业,79户开展旅游接待,带动就业岗位200余个,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万元。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赶上甘孜州全域旅游的大好时期,”当地创业女青年、“花椒咖啡”原创品牌主理人斯郎德吉表示,“我们村名气越来越响,人气越来越旺,旅游发展给了我们最摸得着的幸福感。”

服务之暖,待客如亲赢得口碑

“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这句流传康巴大地的藏族谚语,已成为甘孜州旅游服务的生动注脚。

围绕“安全、满意、舒适”的目标,甘孜州持续推进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基卡依村配套建设了观景平台、环保厕所、充电桩、多语言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全村现有350个停车位、1200多张民宿床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古碉彩林相映成画 供图 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png

古碉彩林相映成画

当地还通过技能培训、诚信示范户评选、完善安全应急体系等措施,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构建起“待客如亲”的旅游环境。

甘孜州政协副主席、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表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荣誉,让四海游客看到了甘孜、看到了丹巴。下一步,我们将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为引领,持续打造高品质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续深化全链条优质旅游服务,让国内外游客在甘孜州遇见锦绣风光,体验安逸服务。”

(四川经济网记者 刘婕 杨琦)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丹巴县委宣传部供图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