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四川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
到2030年
科技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实施方案》提出,以全面发展和转型升级为导向,突出科技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强与高能级平台、高校院所和重点产业联动,分阶段确定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
到2027年,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规模快速增长、质效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加快突破,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培育20家综合实力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培训取证的技术经理人达到9000人次,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经理人达到400人,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万台(套)以上,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超过32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500亿元。到2030年,科技服务业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培育壮大一批科技服务领军机构,科技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系统推进重点任务
部署11个方面重点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国家文件10个方面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实际,将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单列为一方面重点任务,部署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企业孵化服务、技术推广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等11个方面重点任务。
在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方面,聚焦科技成果从研究开发向产业应用转移,分领域制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加快发展高水平技术评估、对接撮合、技术交易等服务。同时,构建省产业技术研究转化新型模式,链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资源,建设集“技术发现——评估论证——接续攻关——中试熟化——企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载体。
在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方面,将实施中试平台建在“15+N”重点产业链上专项行动,在电子信息、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核医疗等重点领域,分类分级新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推动技术产品化和产品产业化。
除了提供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这些重点任务还将推动科技服务业“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方案》提到,将健全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增强数据管理、算力、软件开发、系统运维、网络安全等专业化服务供给。同时,还将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争创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全省一站式、全流程、智能化智改数转赋能平台。
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6个方面明确相关政策举措
统筹加强支持力度,从壮大科技服务业主体、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强化质量和标准引领作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交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6个方面明确相关政策举措,加快构建促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比如,在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将支持在川高校成立科技商学院、技术转移学院等,设立科技服务类特色学科、专业,与科技型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方面,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推进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等改革。
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方面,开展中试项目环评审批流程优化、安评服务指导和中试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推进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等改革。畅通“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推动建设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定价评审机构,优化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功能,建设集多源融合、示范应用等于一体的省低空安全服务中心。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制定科技服务业支持政策,对科技服务机构招引、培育取得突出实绩进展或业务资质水平取得提升等的给予激励,支持其培优做强。省级财政对“小升规”科技服务业企业户数增加的市(州)给予激励奖补,支持科技服务业企业实施省级科技攻关或成果转化项目。优化完善省科技创新券支持政策,研究将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重点任务纳入支持范围,加大支持力度。畅通相关检验检测资质认定项目审批通道。完善岗位聘用和职称评审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服务业人才申报“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等。